制度环境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创业认知的中介作用开题报告

 2023-02-21 06: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些年来,尤其受新冠疫情影响,出国留学人数减少,国内大学毕业生规模日益扩大且呈递增趋势,加之国内就业环境严峻,大学生毕业后动向成为国家和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好大学生毕业后动向问题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性和和谐社会的建立。为了缓和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和更好的应对当今国内外严峻的疫情形势,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政府、社会、高效应该鼓励、支持、引导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通过制定相关创业政策和措施来提升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知和创业激情,在正确的创业认知和高昂的创业激情下,落实创业行动,这对于促进良好创业氛围的建立,以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活力至关重要。

此外,鼓励、引导大学生创业仅仅是第一步,如何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对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更为关键。有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大学生比较活跃,善于创新、创业成功率名列前茅的浙江、上海等地,创业成功率仍然较低,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比率低、创业成功率低的现象表明当前政府政策、地方规章等制度环境不利于大学生进行创业,大学生创业行为受到种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因而,研究大学生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心理反应和行为特征,以对创业的认知为中介作用,深入了解在当前制度环境下大学生创业行为表现,并根据制度环境与大学生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出影响其创业行为的关键因素,化解制约大学生创业主动性和成功的因素,合理利用大学生创业的有利因素,从而促进大学生创业前景的良性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进一层。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 制度环境、创业认知、创业行为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2) 制度环境下大学生创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制度环境的相关研究

1.1.1制度环境的概念

制度环境涉及组织、社会、经济、心理等多门学科。目前关于制度环境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派别——经济学派和社会学派。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north,他认为制度是一种社会行为规则。这种行为规则是建立生产、分配、交换关系的基础,是限制社会行为主体相互交往行为的框架(north,1990)。他强调制度对个体不该做的行为进行约束,对社会期望个体做的行为进行激励。north 将制度环境分为正式制度环境(法律、法规、规则等)和非正式制度环境(规范、行业准则、价值观、道德、文化等)两类。社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scott,(scott,1995)认为制度环境是一种社会结构范式,它通过对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协调规划,来保证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其主要包括规制性、规范性以及文化认知性三种要素。其中规范性要素是指价值观和标准,以民众的价值观为标准,对企业的行为是否符合价值观、社会规范进行评判,例如行业标准、职业准则 ;规制性要素一般是政府等权威部门发布的,用来限制或激励企业某种行为的政策,包括法律法规、政府政策等强制性措施,例如政府设立的法律规定、对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集中体现了了民众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和领悟水平。通过上述的分析发现,north 提出的制度环境二维划分法和 scott 提出的制度环境的三维划分方法其实是存在重叠和交叉的。总体看来,scott 所提倡的制度环境的划分方法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清晰性。因此目前学术界在进行制度环境的研究时基本是以 scott 的制度环境概念为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1.11.01-2021.12.31 选题、开题、确定写作调研提纲,文献收集、整理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刘放,杨筝,杨曦.制度环境、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投入[j].管理评论,2016,28(02):61-73.

[2] 刘锋俊,王华锋. 创业环境对我国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 2017, (8): 170-17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