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毕业设计题目 | 吴中开发区1号办公楼设计 |
前 言 | |
摘要:建筑行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我国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普遍采用的结构方式是混凝土钢筋结构,其最大特点是具备优良的性能,比如,整体性高、抗震能力强、技术程度高、结构灵活,因此被广泛运用到建筑领域当中。建筑设计要求上包括建筑方案的选择、建筑布置、施工图设计和绘制。结构设计上包括工作内容包括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分析与计算、绘制施工图。本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0000平米左右。层高为3.2m,1-5层每层需设大小办公室和小会议室一间。小办公室面积30m2左右,大办公室面积100 m2左右.1楼需设100 m2左右接待室和200m2左右简介室和活动室。每层还需考虑42m2左右的卫生间(男女比例2:1)及开水房等辅助用房。该建筑为民用建筑。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本办公楼耐火等级可采用二级,有条件时宜采用一级。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关键词:建筑;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
|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建筑设计综述 1.1建筑功能要求 1.1.1办公楼建筑的常规功能要求 办公楼的建筑不同于普通住宅等常规建筑,其更注重为人们提供更优良、更舒适的办公环境。因此,办公楼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满足人们的办公需求,以此为人们创建更便利的办公场所[1]。办公楼是一座综合性建筑,为工厂和其他项目提供服务,为工作和发展服务。综合办公楼的办公楼和指挥中心必须建成便利的交通和通讯。办公楼建筑面积也应尽量减少对正常生产和物料运输的影响。为了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我们必须尽力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2]。由于办公楼的规模日趋扩大,内容也越加复杂,有的国家正在根据社会统计学、生理学、行为心理学等学科的成果,研究办公人员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不断探求新的组成方案。城市中心区的办公楼仍将向高层和超高层发展,并出现办公单元的布局形式。办公室的装备趋向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为满足大量办公人员生活需要,开放型中庭和低层对外服务裙房的布局正被广泛采用。办公楼建筑的要求。在进行城市办公楼建筑的设计时必须以企业的基本需求为基础,同时尽可能多的兼顾其他如外部造型设计、工作作息、配建设施、安全隐患等诸多方面因素进行设计。另外,在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企业的业务内容和社会形象,建筑设计应对企业的品牌形象以及核心精神有相应体现,并结合办公楼形象的时代延续性以及办公空间的可变性进行综合考虑[3]。 1.1.2本毕业设计的功能要求 本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0000平米左右。层高为3.2m,1-5层每层需设大小办公室和小会议室一间。小办公室面积30m2左右,大办室面积小会议室面积100 m2左右.1楼需设100m2左右接待室和200 m2左右简介室和活动室。每层还需考虑42m2左右的卫生间(男女比例2:1)及开水房等辅助用房。室内地面铺防滑耐磨地砖,要求不起尘便于清洗。要求便于业主二次装修。空调:采用分体式空调。消防:按消防规范要求。本办公楼耐火等级可采用二级,有条件时宜采用一级。 1.1.3以1~2个与本毕业设计用途相同的已建成工程为例,举例说明该工程建筑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优缺点,同时说明对本此毕业设计的启示 (1)苏州绿地中央广场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为超B级高度超限高层建筑。在核心筒底部加强区墙体角部设置型钢,低区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介绍了基础设计、结构体系、小震反应谱计算和弹性时程分析、性能化设计原则和方法、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着重阐述了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地震动参数选取、风洞试验与规范风荷载比较、首层大层高分析等。该办公楼选用两种不同力学模型的计算程序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大致相当,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通过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构,实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底部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柱,有利于减小构建的轴压比,从而提高构建的延性[4]。 (2)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生态办公楼结合了苏州的自然条件和既有现状,充分利用原有结构,并在外部加设绿化外廊、加层、内部开挖内庭院等处理,使原面积6800平方米、单层高8.4米的工业厂房,成为总面积为12000平方米的绿色生态创意空间。该办公楼在大楼投入使用的这段时间里,使用者感受到了人性化设计带来的种种好处。舒适和健康的办公条件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鸟语花香的工作环境让每个人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同时,来访的各级领导和同行也给予本项目充分的肯定相对于老办公楼,新大楼的节能率提高了22个百分点[5]。 1.2 建筑相关图纸 1.2.1本毕业设计涉及的建筑图纸 (1)平面、立面、剖面及详图,结构(柱、梁、板)平面、局部详图,水、电(系统及各层的平面)空调、通风等。 1.2.2简要描述各种建筑图纸主要需表现哪些内容 (1)主要用来表示建筑物的规划位置、外部造型、内部各房间的布置、内外装修构造和施工要求的图件。主要图件有:施工首页图、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和建筑详图(主要详图有外墙身剖面详图、楼梯详图、门窗详图、厨厕详图)[6]。 2.结构设计综述 2.1 结构材料要求 2.1.1列举建筑结构中常用的建筑材料 (1)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五大建筑材料主要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钢筋、木材、普通混凝土、黏土砖等。 2.1.2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四大主要建筑材料角度阐述各自特点,说明本设计中采用何种建筑材料 (1)混凝土结构具有完整性,框架和墙面不会有分离感,有优良的耐火性,还非常耐用,一般情况下不用维修和保养。混凝土结构具有超强的可模性。跟钢结构相比还更加节省钢材[7]。混凝土结构的缺点:混凝土抗拉强度低,部分地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楼板。容易出现裂缝;结构自重比钢、木结构大;室外施工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新旧混凝土不易连接,增加了补强修复的困难。此外,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复杂,周期较大,且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大。如遇损伤,则修复比较困难。混凝土的隔热、隔声性能也较差。钢筋混凝土结构即现在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很适用于各种多层、高层民用建筑房屋,也适用于各种单层工业厂房及多层工业建筑房屋,也很适用于桥梁、道路、水利工程的各种构筑物及其附属建筑物[8]。 (2)钢结构的特点:钢结构建筑质量轻,强度高,跨度大;钢结构建筑施工工期短,相应降低投资成本;钢结构建筑防火性高,防腐蚀性强;钢结构建筑搬移方便,回收无污染,环保性好[9];钢结构建筑投资低,经济实惠;钢结构建筑广泛用于厂房、仓库、餐厅、体育馆、大型市场、休闲度假场所等。钢结构的主要应用范围有:大型厂房、桥梁、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3)砌体结构易就地取材;具有 较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火性;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施工方便,工艺简单;具有承重和围护双重功能;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抗震性能差; 砌筑工程量繁重,生产效率低。目前国内住宅、办公楼等民用建筑中的基础、内外墙、柱、过梁、屋盖和地沟等都可用砌体结构建造。砌体结构还用于建造其他各种构筑物,如烟囱、小型水池、料仓、地沟等[10]。 (4)木结构特点:木材是一种取材容易,加工简便的结构材料。木结构自重较轻,木构件便于运输、装拆,能多次使用,故广泛地用于房屋建筑中,也还用于桥梁和塔架。近代胶合木结构的出现,更扩大了木结构的应用范围[11]。 2.2 结构体系与发展 2.2.1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框架结构是由许多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高层的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厂房,砖墙承重已不能适应荷重较大的要求,往往采用框架作为承重结构[12]。一般框架以现场浇筑居多,为了加速工程进度,节约模板与顶撑,也可采取部分预制(如柱)部分现浇(梁),或柱梁预制接头现浇的施工方式。框架结构可设计成静定的三铰框架或超静定的双铰框架与无铰框架。该结构广泛用于住宅、学校、办公楼,也有根据需要对混凝土梁或板施加预应力,以适用于较大的跨度;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13]。 (2)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具有抗侧刚度大、承载力高、室内空间规整等优势,是我国预制混凝土高层住宅最常用的结构型式之一[14]。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适用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15]。 (3)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这种剪力墙称为框架剪力墙,由它们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时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16]。广泛应用于高层办公建筑和旅馆建筑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树立全过程质量管理意识,分别从放线测量、施工准备、安装模板以及浇筑混凝土等各个环节中,加强技术控制,通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优势[17]。 (4)筒体的作用是提供工艺所需的承压空间,是压力容器最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其内直径和容积往往需要由工艺计算确定。圆柱形筒体(即圆筒)和球形筒体是工程中最常用的筒体结构[18]。现代许多高层建筑中都被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树立全过程质量管理意识,分别从放线测量、施工准备、安装模板以及浇筑混凝土等各个环节中,加强技术控制,通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优势。 2.2.2近期发展的结构新体系 (1)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新体系是一种主要用于住宅领域的建筑结构体系, 肋复合墙结构是由密肋复合墙体、隐形外框架和混凝土楼板现浇形成,主要抗侧力构件-密肋复合墙板是以截面及配筋较小的钢筋混凝土为框格,内嵌炉渣、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加气硅酸盐砌块预制或现场浇注而成[19]。 (2)巨型框架体系是由柱距较大的立体桁架柱及桁架梁构成,即通常所说的巨型柱和巨型梁[20]。立体桁架柱是由四片桁架形成的立体构件,一般布置在建筑平面的周边,桁架梁通常为立体桁架,一般十层或十五层设一道.在两层空间桁架层之间设置次框架结构,以承担空间桁架层之间的楼面荷载,并将这些楼面荷载通过次框架的柱子传递给桁架梁及立体桁架柱[21]。 2.2.3本毕业设计中选用哪种结构体系,选择这种体系的原因 本毕业设计中选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因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由它们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时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广泛应用于高层办公建筑和旅馆建筑中。 2.2.4列举结构上有哪些荷载和作用,并说明其作用方向 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方向向下;可变荷载,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方向向下;偶然荷载,例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2.3 结构相关图纸 2.3.1本毕业设计涉及的结构图纸 表示建筑物的各承重构件(如基础、承重墙、柱、梁、板、屋架、屋面板等)的布置、形状、大小、数量、类型、材料做法以及相互关系和结构形式等图样称为结构施工图,简称“结施”。 2.3.2简要描述各种结构图纸主要需表现哪些内容 结构总说明、基础布置图、承台配筋图、地梁布置图、各层柱布置图、各层柱配筋图、各层梁配筋图、屋面梁配筋图、楼梯屋面梁配筋图、各层板配筋图、屋面板配筋图、楼梯大样、节点大样。结构施工图指的是关于承重构件的布置,使用的材料,形状,大小,及内部构造的工程图样,是承重构件以及其他受力构件施工的依据。图纸目录。应按图纸序号排列,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重复利用图和标准图。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建筑设计综述 1.1建筑功能要求 1.1.1办公楼建筑的常规功能要求 办公楼的建筑不同于普通住宅等常规建筑,其更注重为人们提供更优良、更舒适的办公环境。因此,办公楼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满足人们的办公需求,以此为人们创建更便利的办公场所[1]。办公楼是一座综合性建筑,为工厂和其他项目提供服务,为工作和发展服务。综合办公楼的办公楼和指挥中心必须建成便利的交通和通讯。办公楼建筑面积也应尽量减少对正常生产和物料运输的影响。为了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我们必须尽力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2]。由于办公楼的规模日趋扩大,内容也越加复杂,有的国家正在根据社会统计学、生理学、行为心理学等学科的成果,研究办公人员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不断探求新的组成方案。城市中心区的办公楼仍将向高层和超高层发展,并出现办公单元的布局形式。办公室的装备趋向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为满足大量办公人员生活需要,开放型中庭和低层对外服务裙房的布局正被广泛采用。办公楼建筑的要求。在进行城市办公楼建筑的设计时必须以企业的基本需求为基础,同时尽可能多的兼顾其他如外部造型设计、工作作息、配建设施、安全隐患等诸多方面因素进行设计。另外,在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企业的业务内容和社会形象,建筑设计应对企业的品牌形象以及核心精神有相应体现,并结合办公楼形象的时代延续性以及办公空间的可变性进行综合考虑[3]。 1.1.2本毕业设计的功能要求 本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0000平米左右。层高为3.2m,1-5层每层需设大小办公室和小会议室一间。小办公室面积30m2左右,大办室面积小会议室面积100 m2左右.1楼需设100m2左右接待室和200 m2左右简介室和活动室。每层还需考虑42m2左右的卫生间(男女比例2:1)及开水房等辅助用房。室内地面铺防滑耐磨地砖,要求不起尘便于清洗。要求便于业主二次装修。空调:采用分体式空调。消防:按消防规范要求。本办公楼耐火等级可采用二级,有条件时宜采用一级。 1.1.3以1~2个与本毕业设计用途相同的已建成工程为例,举例说明该工程建筑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优缺点,同时说明对本此毕业设计的启示 (1)苏州绿地中央广场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为超B级高度超限高层建筑。在核心筒底部加强区墙体角部设置型钢,低区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介绍了基础设计、结构体系、小震反应谱计算和弹性时程分析、性能化设计原则和方法、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着重阐述了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地震动参数选取、风洞试验与规范风荷载比较、首层大层高分析等。该办公楼选用两种不同力学模型的计算程序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大致相当,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通过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构,实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底部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柱,有利于减小构建的轴压比,从而提高构建的延性[4]。 (2)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生态办公楼结合了苏州的自然条件和既有现状,充分利用原有结构,并在外部加设绿化外廊、加层、内部开挖内庭院等处理,使原面积6800平方米、单层高8.4米的工业厂房,成为总面积为12000平方米的绿色生态创意空间。该办公楼在大楼投入使用的这段时间里,使用者感受到了人性化设计带来的种种好处。舒适和健康的办公条件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鸟语花香的工作环境让每个人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同时,来访的各级领导和同行也给予本项目充分的肯定相对于老办公楼,新大楼的节能率提高了22个百分点[5]。 1.2 建筑相关图纸 1.2.1本毕业设计涉及的建筑图纸 (1)平面、立面、剖面及详图,结构(柱、梁、板)平面、局部详图,水、电(系统及各层的平面)空调、通风等。 1.2.2简要描述各种建筑图纸主要需表现哪些内容 (1)主要用来表示建筑物的规划位置、外部造型、内部各房间的布置、内外装修构造和施工要求的图件。主要图件有:施工首页图、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和建筑详图(主要详图有外墙身剖面详图、楼梯详图、门窗详图、厨厕详图)[6]。 2.结构设计综述 2.1 结构材料要求 2.1.1列举建筑结构中常用的建筑材料 (1)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五大建筑材料主要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钢筋、木材、普通混凝土、黏土砖等。 2.1.2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四大主要建筑材料角度阐述各自特点,说明本设计中采用何种建筑材料 (1)混凝土结构具有完整性,框架和墙面不会有分离感,有优良的耐火性,还非常耐用,一般情况下不用维修和保养。混凝土结构具有超强的可模性。跟钢结构相比还更加节省钢材[7]。混凝土结构的缺点:混凝土抗拉强度低,部分地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楼板。容易出现裂缝;结构自重比钢、木结构大;室外施工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新旧混凝土不易连接,增加了补强修复的困难。此外,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复杂,周期较大,且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大。如遇损伤,则修复比较困难。混凝土的隔热、隔声性能也较差。钢筋混凝土结构即现在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很适用于各种多层、高层民用建筑房屋,也适用于各种单层工业厂房及多层工业建筑房屋,也很适用于桥梁、道路、水利工程的各种构筑物及其附属建筑物[8]。 (2)钢结构的特点:钢结构建筑质量轻,强度高,跨度大;钢结构建筑施工工期短,相应降低投资成本;钢结构建筑防火性高,防腐蚀性强;钢结构建筑搬移方便,回收无污染,环保性好[9];钢结构建筑投资低,经济实惠;钢结构建筑广泛用于厂房、仓库、餐厅、体育馆、大型市场、休闲度假场所等。钢结构的主要应用范围有:大型厂房、桥梁、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3)砌体结构易就地取材;具有 较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火性;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施工方便,工艺简单;具有承重和围护双重功能;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抗震性能差; 砌筑工程量繁重,生产效率低。目前国内住宅、办公楼等民用建筑中的基础、内外墙、柱、过梁、屋盖和地沟等都可用砌体结构建造。砌体结构还用于建造其他各种构筑物,如烟囱、小型水池、料仓、地沟等[10]。 (4)木结构特点:木材是一种取材容易,加工简便的结构材料。木结构自重较轻,木构件便于运输、装拆,能多次使用,故广泛地用于房屋建筑中,也还用于桥梁和塔架。近代胶合木结构的出现,更扩大了木结构的应用范围[11]。 2.2 结构体系与发展 2.2.1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框架结构是由许多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高层的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厂房,砖墙承重已不能适应荷重较大的要求,往往采用框架作为承重结构[12]。一般框架以现场浇筑居多,为了加速工程进度,节约模板与顶撑,也可采取部分预制(如柱)部分现浇(梁),或柱梁预制接头现浇的施工方式。框架结构可设计成静定的三铰框架或超静定的双铰框架与无铰框架。该结构广泛用于住宅、学校、办公楼,也有根据需要对混凝土梁或板施加预应力,以适用于较大的跨度;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13]。 (2)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具有抗侧刚度大、承载力高、室内空间规整等优势,是我国预制混凝土高层住宅最常用的结构型式之一[14]。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适用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15]。 (3)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这种剪力墙称为框架剪力墙,由它们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时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16]。广泛应用于高层办公建筑和旅馆建筑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树立全过程质量管理意识,分别从放线测量、施工准备、安装模板以及浇筑混凝土等各个环节中,加强技术控制,通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优势[17]。 (4)筒体的作用是提供工艺所需的承压空间,是压力容器最主要的受压元件之一,其内直径和容积往往需要由工艺计算确定。圆柱形筒体(即圆筒)和球形筒体是工程中最常用的筒体结构[18]。现代许多高层建筑中都被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树立全过程质量管理意识,分别从放线测量、施工准备、安装模板以及浇筑混凝土等各个环节中,加强技术控制,通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优势。 2.2.2近期发展的结构新体系 (1)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新体系是一种主要用于住宅领域的建筑结构体系, 肋复合墙结构是由密肋复合墙体、隐形外框架和混凝土楼板现浇形成,主要抗侧力构件-密肋复合墙板是以截面及配筋较小的钢筋混凝土为框格,内嵌炉渣、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加气硅酸盐砌块预制或现场浇注而成[19]。 (2)巨型框架体系是由柱距较大的立体桁架柱及桁架梁构成,即通常所说的巨型柱和巨型梁[20]。立体桁架柱是由四片桁架形成的立体构件,一般布置在建筑平面的周边,桁架梁通常为立体桁架,一般十层或十五层设一道.在两层空间桁架层之间设置次框架结构,以承担空间桁架层之间的楼面荷载,并将这些楼面荷载通过次框架的柱子传递给桁架梁及立体桁架柱[21]。 2.2.3本毕业设计中选用哪种结构体系,选择这种体系的原因 本毕业设计中选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因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由它们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时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广泛应用于高层办公建筑和旅馆建筑中。 2.2.4列举结构上有哪些荷载和作用,并说明其作用方向 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方向向下;可变荷载,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方向向下;偶然荷载,例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2.3 结构相关图纸 2.3.1本毕业设计涉及的结构图纸 表示建筑物的各承重构件(如基础、承重墙、柱、梁、板、屋架、屋面板等)的布置、形状、大小、数量、类型、材料做法以及相互关系和结构形式等图样称为结构施工图,简称“结施”。 2.3.2简要描述各种结构图纸主要需表现哪些内容 结构总说明、基础布置图、承台配筋图、地梁布置图、各层柱布置图、各层柱配筋图、各层梁配筋图、屋面梁配筋图、楼梯屋面梁配筋图、各层板配筋图、屋面板配筋图、楼梯大样、节点大样。结构施工图指的是关于承重构件的布置,使用的材料,形状,大小,及内部构造的工程图样,是承重构件以及其他受力构件施工的依据。图纸目录。应按图纸序号排列,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重复利用图和标准图。
|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1]高洁, 钱洪杰.关于城市办公楼建筑设计的一些思考 [J].地产 ,2019(17):61. [2]唐朝攀,刘辉.浅谈楼宇智能弱电系统的集成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1):85. [3]刘 然.综合办公楼设计的优化应对方案[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4):17-18. [4]方礼凯. 苏州绿地中央广场办公楼结构设计[J].上海正轶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4. [5]查金荣,蔡爽,吴树馨. 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生态办公楼改造设计[J].时代建筑,2010-11-18. [6]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 [7]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6. [8]混凝土结构设计[M].沈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9]王珊.钢结构(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8:2-3. [10]杨剑波.既有砌体房屋建筑的抗震加固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0(7X):257-257. [11]熊单安.建筑结构: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2]郭昆朋.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以及施工技术要求解析[J].门窗,2016,(05):91-92. [13]许少强.浅谈框架结构中构造柱施工要求[J].科学之友,2010,(24):67-68. [14]薛伟辰,胡翔.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研究进展[J].建筑结构学报,2018-12-05.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6]丁士昭.建筑工程管理与实物: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三版:第17页. [17]安兆华.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25. [18]叶志明.土木工程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9]郭 猛,姚谦峰.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新体系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2009-10. [20]周晓峰,邱枕戈,董明.巨型结构体系研究[J].结构2001(6):122 128. [21]郑廷银,赵惠麟.高层钢结构巨型框架体系的二阶位移实用计算[J].建筑结构,2002-10. |
5. 工作计划
毕业设计时间安排文献综述阶段: 1 周(2 月 14 日~2 月 20 日)建筑设计阶段: 3 周(2 月 21 日~3 月 13 日) 其中:建筑方案阶段 1.5 周建筑施工图阶段 1.5 周结构设计阶段: 10 周(3 月 14 日~5 月 22 日)其中:结构方案、结构布置草图阶段 1.0 周结构计算阶段 5.0 周结构施工图阶段 2.0 周基础设计与施工图阶段 2.0 周指导教师批改毕业设计 1 周(5 月 23 日~5 月 29 日)毕业答辩 1 周(5 月 30 日~6 月 5 日)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