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笔者在苏州市立达中学实习期间观察到,如今初中年级在课外学习美术的学生不在少数。在研究过程中的调查问卷环节得出了相应的结果。笔者发现,在课外学习过专业美术知识的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一般比课外没有接触过专业美术学习的学生更加活跃,也更加愿意展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在课程的展评过程中,课外学习过专业美术知识的学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更能积极地给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评价与意见。据此,笔者认为课外专业美术的学习对初中学生美术学习的影响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对实践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有着十分积极影响。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高雅情趣、提高学生美学审美的课程,更是一门重要的全面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课程。“双减”政策施行后,家长也多开始积极关注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课外美术专业教育或许是以后的一个趋势。对于美术这门课程来说,学生在校外学习到的美术知识及其技能应该能够更好地补充校内所学,所以了解并剖析课外美术专业教育体系从而改善提升校内美术课堂一定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目标:
笔者拟研究“学生课外美术知识的学习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课外没有学习过美术知识与课外学习过美术知识的学生相对课内美术学习的优劣对比、以及课外学习美术知识学生占比等现象”。以期剖析课外美术教育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发展以及对美术课堂教学的影响,进一步改良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当下的美术课堂能更好地跟上时代趋势。学生课外美术知识的学习融入课堂后,能让学生在校内美术课堂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加高效地帮助学生提高美术修养与创新能力、带给学生更多的美育体验与艺术认知。
2.主要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为研究做准备;
2.观察法:通过教学过程的资源共享和具体分析,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学习过程等。
4. 参考文献
[1] 张桂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徐良英, 范岱年等.爱因斯坦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
[3] 吕澎.现代绘画:新的形象语言[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1.陈国辉.中学美术鉴赏教学开展与核心素养提升思考.大众文艺,2017(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七学期第二——十一周进行教育实习,思考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搜集相关资料与素材;
2.第七学期第十四——十五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
3.第七学期第十六周接收毕业论文任务书;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