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更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高压的生活让人们喘不过气,人们更需要一个慢节奏的安详平静的生活。而且现如今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即将失传的窘境,保护民间艺术,不仅刻不容缓,而且任重道远。我所在之地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刺绣历史的江南之地—苏州。刺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近代以来,形成了苏,湘,粤,蜀四大民绣,而苏绣以其精细雅洁的特点位居四大名绣之首。而苏绣的绣娘多数出于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也有自小才华横溢,能诗善画的小家碧玉,优越的生活和良好的教养促使她们常常将自己个人修养融汇于刺绣之中,精心制作,绣出的笔墨神韵比书画更胜。因此我想创作出一幅苏州绣娘在一起刺绣劳作的生活场景,在早晨,在晌午,在傍晚,在夜半,绣娘一针针一线线绣着美好,把生活的真善美绣进每一副绣品,掬一捧岁月,时光静好。苏州不仅刺绣出名,其园林也极具江南特色,山水萦绕,亭榭精美,郁郁葱葱的园林犹如从古诗文中走出,于是我便想加入一些苏州元素,青砖黛瓦,错落有致,尽显江南风情。氤氲的水气,朦胧的灯火,婆娑的身影,那一刻,时间彷佛都停止了,只属于她们。
研究目的:
1.以国画工笔人物创作《忆江南》为题,来表述我印象里的江南,通过表现苏州绣娘在一起刺绣的生活场景来展现江南的风情,激发人们对理想化生活的追求。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1.在研究中,深入了解工笔人物主题创作基本知识与构图方法,理解中国人画的意境,审美符合中国的精神气质。注重工笔人物画的“传神写意”“经营位置”,描写时细致传神,构思创作过程中,融入个人真实情感,为作品增加灵魂,从而达到一种以画衬情之感。
2.在创作前期收集素材中,认真学习前人的工笔创作经验,大量观赏优秀的工笔人物创作作品,研究思考其中的构图方法以及色彩搭配。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内容”与“形式”、“形象”与“情境”的和谐统一, 是成功的工笔画作品的共性, 它不仅具备当代性, 而且还具备未来性。
预期目标: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调查研究收集相关的资料,关于苏州刺绣方面的历史资料。网上进行收集苏州老建筑的相关研究材料。线下进行实地拍摄,参观刺绣博物馆或展览馆,拍摄苏州特色建筑。
2.经验总结法:根据自己积累的工笔人物创作经验,以及参考相关的优秀画家作品,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下进行创作。
4. 参考文献
[1] 史然斐.苏州刺绣传承的艺术美特性及其现实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18(19):258.
[2] 王欣. 当代苏绣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 许星.苏州刺绣的发展及艺术特色探析[j].装饰,2005(06):10.doi:10.16272/j.cnki.cn11-1392/j.2005.06.003.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课题进度安排
1.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9周前:毕业设计开题。
2.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11周:任务书下达。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