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市干桥乡村综合体环境设计开题报告

 2023-02-27 10: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1)乡村建设的高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村民们的生活幸福水平,促进了乡村经济的长足稳定发展。乡村充分利用现有丰富资源,进一步优化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围绕“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目标,加快建设一批展现江南韵味、具有苏州特点、体现标杆水平的特色田园乡村。

(2)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会有遗漏的问题。当物质生活与经济基础高速发展时,文化与精神建设往往会有所不足,而且建筑与基础设施这类无法快速更新的,往往也会与高速的发展产生割裂感。而且现有乡村旅游产品以农家乐为主,规模小,品质差,且体验产品单一,文化内涵缺失;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缺乏传承;公共服务设施不足,需增加配套设施。村庄景观有待提升,需凸显特色生态景观;田园风貌、田园建筑需保护提升,现状水系景观环境单一。

1.2.1研究目的

针对在发展的过程遗漏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两方面目的:

(1)社会目的

1.旧村居改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需求。

2.旧村居改造是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3.旧村居改造是改善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方式。

4.旧村居改造是改善农村环境,解决卫生脏乱差和安全隐患,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富裕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5.使当地形成构建生产、生活、生态共同发展模式,打造农业加工,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统一与优化当地建筑风格,美化当地居民建筑,提高居民们的生活条件。

(2)设计目的

1.设计的真正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创造、创新、创意。

2.村子有要保护的地方,不需要发展,就要充分保留,如果建筑形态都很好,就要哪里都不要动。

3.村子如果有新老建筑混搭,就去解决新老建筑关系的问题。

4.对于村子里没有任何规划,私搭乱建的房子,就去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解决地域文化重建的问题。

1.2.2研究意义

通过改造,乡村焕新了,农村产业兴了,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对该项目的改造将会加强本地生态和谐循环,大幅提高村落整体观感。面貌焕新,白墙黛瓦,水清村秀,村民的生活环境有了大幅的提升。村民富了,生活水平才能有长足而稳健的提高。新时代,新发展。新的村落外貌将塑造全新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文化成果。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2.1.1调研方面

(1)进行关于,地理位置、交通情况、人口经济、土地利用、历史文化的考察。

(2)对于国家相关政策与相关改造案例进行调研,广泛的分析中国各地乡村改造计划和具体实施效果。对于国内外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对建设背景、设计理念、设计色彩、设计元素、民宿定位、品牌故事、外部构造以及软件设施等进行分析。

2.1.2设计方面

(1)通过对研究资料的搜集和比对,以及对原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研究,完成对花野圩乡村的设计工艺与设计手法的了解。

(2)将调研的学习成果进行汇总总结,对于下一步规划与具体设计进行铺垫

2.2预期目标

(1)室内方案设计内容包括总平面、建筑各层平面、天花以及规定的四个重要空间的深入设计——四向立面图、透视图、工程施工图节点大样图、效果图。

(2)专业延伸设计选择家具设计、室内陈设艺术品设计、建筑外部环境设计延伸的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必须完成相应的造型设计方案、工程图、效果图。

(3)文案设计文案内容包括设计说明、方案设计的中英文设计说明摘要两个部分。标书开本A3,装帧设计自定。

(4)平面设计封面设计、版式设计、小组个人特色形象设计及书籍装祯设计。

(5)课件设计 毕业答辩时使用的PPT课件制作。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1研究方法

(1)实地调研: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村落现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案例分析: 收集与调查国内外乡村改造案例,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进行分析。

(3)问卷调查: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3.2研究步骤

(1)用户研究与资料对比分析研究阶段,通过上述三种研究方法以及实地调研得出花野圩村民的需求。

(2)实例考察:考察乡村改造实例,总结分析其使用的设计手法与设计理念,对于其改造的过程进行详细了解。

(3)现场调研:对所选课题现场调研,了解场地现状、周边情况、存在问题等照片、问卷、数据等收集第一手资料。

(4)初步设计:对乡村改造有初步定位,标识设计、寓意阐述、相关产品预想等。

4. 参考文献

[1]黄丽、发展民宿经济打造海口乡村旅游升级版[D.现代商业2017

(10):46- 47.

[2]张国凤海南乡村民宿品牌塑造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研究[].海峡科

技与产业201710);82--83.

[3]李英.精品民宿发展的途径探析一以苏州环太湖地区 为例[D].

对外经贸,2016(12):48-49.

[4]李先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李先奎.中国民居的院落精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姚吉.苏南地区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8.

[7]赵小汎.乡村旅游景观资源生态规划[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8] 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9]孙君.农道——没有捷径可走的新农村之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10]王铁.外部空间环境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11]候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2]陆文莺.空间的第四维——旅馆中的空间设计[J].广东建筑装饰,2007(3):46-49

[13]卢峰,何雅婷.城市近郊乡村酒店设计探索[J].城市建筑,2011(4):30-32

[14]李震清.现代乡村酒店未来发展趋势探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2(5):31-33

[15]郑承曦.传承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民宿多元化建筑设计策略[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12):97-99.

[16]黄晨理.乡村旅游背景下民宿设计体验性研究―一以莫干山民宿为例[J].大众文艺,

2019(24):77-78.

学位论文:

[17]陈迪.“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太河镇传统村落民宿改造的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

2018.

[18]谭思.民族文化特质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8.

5. 工作计划

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1-3周:毕业实习总结;设计实务讲座,下达任务,熟悉图纸。

4周:查找资料;依据调研结果确定主题,撰写开题报告。

5周:进行开题,提交开题报告二)确定设计方案和二草正草阶段6-9周:构思方案草图,递交一草成果:区位分析图、周边用地分析图、现状条件分析图、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规划结构分析图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