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2024-01-12 09:04:2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

(一)推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中学教育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争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是党的奋斗历史的精神结晶,党的百年历程的经典标志,党的成功胜利的强大动力,是百年党史更深刻、生动、直观的彰显。这一系列伟大的精神谱系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人增进党性修养,更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深度挖掘有助于将其内在价值和的精神核心内化为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艰苦奋斗等优质精神教育资源,推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相关内容走进思政课堂。对于中学生来说打牢思想根基极为重要,从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汲取伟大精神,迈向新征程,引导学生形成政治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以大众化的形式、精粹的语言等彰显百年党史,进一步解决思政教育“培育什么人、怎么培育人、为谁培育人”的问题,为实现新时代中学思政课改革,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导向作用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大精神谱系历经坚守与变革、继承与创新的发展,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生命力与战斗力。其中,孕育与淬炼出的理想信念、精神品格、人民情怀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与动力之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

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形成与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充分运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网络途径收集、整理、分析和归纳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和中学思想政课教育相关的文献资料。同时重点阅读红色教育资源和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有关理论与对策探究,深入总结分析精神资源融入的现状以及各类问题,重点关注了有关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相关热点话题,为本文的研究提供足量的理论支撑。

2.系统分析法。站在宏观整体视角分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中学思政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系统分析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各类精神,选择合适的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提供了充实的教学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等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才能发挥系统最优化功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韦俊峰,张振.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逻辑及其实践机制[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5):34-44.

[2] 张友坤,刘有升,陈丽静.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22(6):81-86.

[3] 杨玉春.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逻辑论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6):54-5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1~2周(截止3.3)任务书撰写

第3~4周(3.3~3.17)文献查阅并撰写开题报告

第4周(截止3.17)提交并审阅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