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转LhMKK2基因拟南芥植株的筛选及表型观察研究开题报告

 2021-08-08 02:43:46  

全文总字数:1166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选题背景:鹅掌楸(liriodendron (hemsl.) sarg.缩写lh)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近年来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作为一种高大的木本植物,鹅掌楸既是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也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与鹅掌楸生长习性有一定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011年有一则研究表明,拟南芥yda(mapk级联信号途径中的一种激酶mapkkk4), 在叶片气孔的发育过程中起着负调控的作用。

支持该结论的理由是:atyda功能缺失导致植株的叶片气孔显著增加;而表达组成成型激活形成的atyda则会导致表皮产生无气孔的表型产生。

该研究通过克隆水稻基因中与atyda同源的2种基因,转入拟南芥中过度表达这两个基因,发现导致叶片气孔密度的降低以及叶片失水速度的下降;而这两种基因表达激活型的转基因植株都出现了气孔密度的明显下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研究内容:以已构建的mapkk2表达载体遗传转化拟南芥,通过抗生素筛选获得阳性植株,进行表型分析,研究mapk的过表达对植株生长发育有无影响并重点研究能否提高拟南芥的抗逆性能。

(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材料:鹅掌楸采用杂交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tulipifera);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采用col-0生态型。

实验过程:1.*从杂交鹅掌楸的叶胚苗叶片中提取rna,以之为模板反转录得到cdna,从genebank中获得atmapkk2,比对杂交鹅掌楸的基因库得到同源序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mapk级联机制途径在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响应种有重要作用,但因为mapk家族基因成员众多,且相互交叉作用,这一重要的信号传递机制的原理仍然未知,尚有许多值得探索的部分。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揭示了下游的mapk的基因结构与功能,不过对mkk和mekk作用的研究许多方面依旧处于空白阶段;且现在研究较多的植物是拟南芥,烟草,番茄,水稻和苜蓿,几乎没有木本植物相关基因方面的研究成果。

本课题在研究mkk2基因与植物逆境胁迫调控机制的关系方面,在探究木本植物鹅掌楸的lhmapkk2基因的功能方面做出了探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