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森林干扰及恢复自动制图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02:43:16
全文总字数:799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森林干扰及恢复过程是调节大气圈与生物圈之间碳动态的重要生态过程,因而,精确的、时空意义明确的森林干扰和恢复历史数据是评价森林碳蓄积能力、现存森林经营方法合理性的重要基础数据。本建议的研究旨在使用1986-2014年间的LandsatTM/ETM 数据,采用自动分析算法VCT(Vegetationchangtrackermodel)发展南京城市森林的干扰及恢复历史数据库,并采用Googlemap进行验证。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干扰的不断加剧,生态学界更加关注受干扰的森林生态系统,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生态过程的影响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对于干扰的响应等问题,已成为森林生态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与热点问题。
国外针对森林扰动的研究主要基于区域和全球尺度的遥感数据,landsa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适用研究区域尺度的森林扰动极其造成的森林碳通量的变化。
目前国内对干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干扰因素(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及干扰状况的组成要素,包括干扰发生时间,干扰频次和干扰强度等方面。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Landsat数据配准及基于Ledaps的大气校正,图像堆栈生成;(2)VCT模型运行及森林干扰、恢复产品生成;(3)城市森林干扰产品验证;(4)森林变化原因分析
计划:(1)1-3周:文献调研(2)4-6周:Glovis数据下载,利用Ledaps完成图像大气校正(3)7-11周:利用干扰指数分析、VCT分析建立森林干扰时间序列图谱(4)11-12周:森林干扰驱动力分析(5)13-16周:论文撰写,制作PPT准备论文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与传统的对比变化监测的技术相比较,本文采用在使用1986-2014年间的多年影像数据,具有很高的监测精度,并且也提高了干扰对于森林生态影响的认识,为以后合理经营森林和森林可持续发展打下有利基础。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