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样木信息系统建立开题报告
2021-08-08 02:43:15
全文总字数:72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的愈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经逐渐被人们的深刻认识,同时它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gis的样木信息系统的建立,它对于林业工作者来说就显得尤为便捷与不可或缺,它可以初步实现信息的录入、查询、统计分析和报表等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速的查询、统计分析手段。一直以来,人们都使用着传统的手写记录方式来管理样木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有很多的缺点,比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数据量也会随之增大,这就对查询、更新以及数据维护带来了困难。所以样木系统的建立就应运而生了,它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功能,实现操作的便捷化,大幅度降低海量数据管理查询的难度,减少手工操作的误差,提高样木信息管理的效率,方便了林业资源的管理,为林业建设、效益评估提供了森林资源信息支持。
样木信息系统的建立对数据管理者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gis在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与动态监测上的应用
森林资源中的森林的面积、蓄积、类型、林种、树种的结构和分布及变动情况等森林资源信息,过去只能从森林资源档案中的文字表格上获得了解,缺乏直观的空间数据,故难以分析其的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gis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弥补了这一不足,它以有效的数据组织形式进行数据库管理、更新、维护、检索查询,做到了图上的动态管理和监测,并以多种方式输出决策所需的地理空间信息。唐守正等人完成的林业部重点课题―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系统,设计了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不断进行资源数据的更新,实现了经营管理的动态化和现代化。牟怀义(1999)应用资源数据的图形与数据库结合查询,分析了森林资源变化,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这种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对林业生产未来发展的影响[3]。在天然林和防护林应用上,尹君等人应用gis对天然林资源信息进行管理[4]。而林地面积、蓄积、地类、林分状态等林业资源总是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及时了解和掌握这类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过程,就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林业的生产方案,林业的方针和政策等。在传统的管理数据库中,这些变化仅从数量上反映出来,缺乏直观的空间数据反映,难以分析空间变化规律性,也难以预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这给快捷、准确地做出决策带来困难,gis的应用正好解决了这一困难[5]。现阶段,在林业资源动态监测的应用研究中[6~7],主要是采用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与gis技术手段来共同完成林业资源的动态监测。rs为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地提供和更新各种数据,而gps可为gis及时采集、更新和修正数据。自20世纪80年代起,林业部门已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遥感等方法对我国森林资源进行清查和监测,对自然条件恶劣的西藏全区进行了森林资源清查,填补了国家空白,对我国三北防护林等林业工程进行了生态功能评价。
2gis在国外森林资源管理上的应用
森林资源清查和数据管理这是gis最初应用于林业的主要方面。以加拿大为例,自bonnor(1978)、lee等(1978)介绍了为处理森林资源数据而设计的成图和处理信息系统后,1981年加拿大即在森林资源清查中采用gis,把计算机成图用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森林资源清查。其主要做法是通过数字转换表将常规森林类图数字化,把所得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上,用于求算面积、汇编数据和其它运算;利用计算机成图,在图上显示概略的资源数据。为得到森林资源的最新清查数据及其变动情况。1986年加拿大研制了按地理网格为汇总资源数据基本单位的gis,该系统不仅可对已清查地区任何网格的资源信息进行检查,而且能够对已清查地区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对其动态进行预测。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应用已开展很多,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譬如gi-das、cfreis、fkreis等。在这些研究中,gis不仅用于查询和成图,还对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和动态监测[8-9]。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设立标准地或样地,每木检尺,用林分测定仪或测树罗盘仪进行样木定位测量(距测定点距离与方位),测定样木其它测树因子,如树高、冠幅、冠长、树种、材积等。
(2)基于gis建立样木信息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有:样木信息的录入、查询、统计分析、报表等功能。
4. 研究创新点
arcgis产品线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伸缩的,全面的gis平台。arcobjects包含了大量的可编程组件,从细粒度的对象(例如单个的几何对象)到粗粒度的对象(例如与现有arcmap文档交互的地图对象)涉及面极广,这些对象为开发者集成了全面的gis功能。每一个使用arcobjects建成的arcgis产品都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应用开发的容器,包括桌面gis(arcgisdesktop),嵌入式gis(arcgisengine)以及服务端gis(arcgisserver)。
数据库指的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为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的特点、是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空间数据库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与一般数据库不同,空间数据库具有如下特点:
(1)数据量庞大:空间数据库面向的是地学及其相关对象,要用数据来描述各种地物要素,特别是要素的空间位置,其数据量往往会非常大,从而要求具有强大的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