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步行友好指数”评估体系的构成与利用;开题报告
2021-08-08 02:42:08
全文总字数:1253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明确步行指数评估体系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将其利用于实践,以南京为代表性地带进行步行友好指数定级,调查。定量评价城市步行性,倡导城市绿色出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意义:在汽车基本代替步行的今天,我们需要通过步行指数评估提高人们对于步行重视程度,并学习欧美城市对于步行系统的改善与步行环境的设计,借此改善国内目前步行条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观:2013年国外发布全球城市步行指数新闻,中国城市基本处于靠后的排名。2014年由自然资源白虎协会就中国现状发布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阶段性报告,就中国目前城镇化进程现状,为提高中国政府和公众对步行友好性的重视,此报告在了解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创建了收个中国城市步行性评价体系,并初步应用该体系队35个中国城市的步行友好性进行了评价,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香港、深圳、上海、广州、大连、青岛、厦门、济南、海口和九江。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和计划:内容中步行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四个方面: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和政策与管理。安全性可细分为道路事故死亡率、人行道面积率等;舒适性可细分为空气质量指数、林荫覆盖率、街道设计等;便捷性可细分为城市路网密度、步行可达性、城市道路尺度等;政策与管理可细分为政府政策引导、人行道管理、步行系统建设以及群众观念等。
计划中需首先架构步行系统评价体系,明确指数计算方式,然后选取南京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测试计算,再与国外相关研究进行对比研究,增加改进措施。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与创新:其一是在步行指数中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但是在较好的街道步行体验中必须要接触到的是街道设计,在城市中整体的风格可以由街道的风格来体现,这是我们需要特别提出与研究的特色,毕竟这个问题很多城市不是很注意,当然很多城市有着一些特别去设计的风情特色街道。其二需要考虑的是看起来与步行指数无关,实则具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城市日常生活设施配置合理性的问题,这也间接影响到整体的步行感受,尤其是对于居住区周围的居民。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