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下关五塔寺周边地区改造更新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02:42:05
全文总字数:1545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人们拥有了更多的可支配财富,随之而来的是对物质生活的向往,这就诞生了种种问题,拥挤的城市环境、高速的生活节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日益疏远,在此前提下城市历史文保单位的保护问题面临的。
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古老与新兴这两个词相互冲突,而新兴却往往能占据上风,这也导致了大量的历史文保单位数量急剧的减少,也因此使一个城市丧失了他大量的历史信息,使得其的文化魅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就以北京这一座文化古城为例,上个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北京城掀起了旧城更新热潮,但限于种种条件,北京城的历史文保单位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整体性已然缺失,历史风貌和历史气息也在逐渐褪去,部分历史文保单位被破坏的面目全非。因此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能够有效的恢复文保单位固有的风采。
历史文保单位的周边地区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原生环境还存在的, 二是原生环境已经被破坏了。单就一个历史文保单位来说, 其与周边原生环境在意义上构成了完整性。如果原生环境还在,那么我们只需对这种原生环境加以保存。但现实中,大多数历史文保单位的原生环境已经面目全非了。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情况
从20世纪30年代的《雅典宪章》到90年代的世纪遗产欧洲议会,世纪遗产成为国际社会一个关注的焦点。到2009年,共有29项近现代建筑遗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上也相继成立了相关的保护组织,推动了各国对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
英国在1967年颁布《城市文明法》,规定了要保护有特殊建筑艺术和历史特征的地区。该法的保护范围由开始的保护文物古迹等优秀的个体到后来一般建筑物、历史建筑与环境,在保护方法和手段上,也从单纯的文物考古、建筑修复等行为,变为具多学科、综合性和多样化特点。同时政府对此也非常重视,完善立法,成立机构,把保护工作由少数专家呼吁演变为全民参与的运动。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由于文保单位是与周边小区,动物园,大学,体育馆共同组成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因此地块周边的设计必须和周边小区,动物园,大学,体育馆的整体结构有机的衔接起来,结合四地之间的道路和公共绿地,改造成一个开阔的城市休闲广场,包括绿地与公共设施的相统一,改造该地块的大片空闲区域,充分体现它的价值,给当地居民提供一个开阔的休闲娱乐空间,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坚持低碳原则,以人为本。
研究计划:
4. 研究创新点
在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的期间,收集大量数据,得出该地块的经济技术指标,参照当地区要求的规划指标,做出相应的修改与整理;结合现有地块的公共交通与居住环境等,做出对周边地区开发价值的评估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分析,进一步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文保单位的周边地区,使其不破坏其与周边地区的整体性。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