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镇老镇区整治保护(修建性)规划3开题报告
2021-08-08 02:41:55
全文总字数:54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目的:戴南镇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域东南部,地处里下河水网地区,兴化、东台和姜堰三市(县)的交界地带,是市域经济重镇、千年历史古镇、水乡特色美镇。戴南镇水陆交通发达,是苏南、苏北联系轴上的重要节点,曾经辉煌一时,但后来由于镇中心北移至人民东路一带,以及老镇区受交通条件、用地条件、居住环境等方面的限制而逐渐衰落。规划通过对老镇区传统城镇格局和街巷肌理的梳理,以及传统建筑要素的分析,结合滨水河岸、建筑风貌、道路景观等环境景观的改造与提升,保护与延续地方传统风貌,重塑戴南古镇风貌。在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赋予老镇区新的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等,并通过建设特色商业文化街区、畅通便捷的交通联系等手法,吸引镇内外居民,重新激活戴南老镇区的活力。
1.2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迅猛。众多的小城镇已发展成为发挥商品集散功能和人口逐渐集中的农村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小城镇的发展使农村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小城镇规划建设在小城镇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规划是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基本依据;是促进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充分利用有效投入的根本前提;是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基本保证;是确保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国内研究概况:
2.1.1. 50年代初期,叶剑英同志科学地提出了墟镇建设理论,阐述了小城镇建设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2.1.2. 80年代初期,胡耀邦同志提出了要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大问题。费孝通先生以社会学家的责任感和洞察力,抓住小城镇发展这个问题,深入到城乡作调查研究,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等发展小城镇建设的观点。这些都为我国小城镇迅速发展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3.研究内容:
3.1优化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结合戴南老镇区的资源禀赋及周边发展条件,进一步优化老镇区的用地功能,加强公共活动功能的策划,组织公共活动空间,确定老镇区的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3.2强化空间形态与高度控制根据老镇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加强景观分析,协调老镇区建筑群体与开敞空间之间的关系,并对各类建筑空间、界面处理和建筑高度提出设计控制要求。
4. 研究创新点
对戴南镇区的历史进行挖掘,对其镇区沿革、产业传承、镇域河流堤岸变化、区位变迁,文化延承进行研究。
结合戴南镇的历史特色挖掘,对老镇区进行整治改造,包括街道梳理,节点设计,以及整体布局的改善。对戴南镇的旅游发展进行定位并提出策略。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