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大运河遗产保护策略研究——以镇江为例开题报告

 2021-08-08 02:41:54  

全文总字数:52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题以镇江地区为例,通过对大运河文化遗产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保护策略的研究,探寻运河遗产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对运河遗产的变迁规律进行归纳并对当前城市中的运河遗产进行价值评估,进而试图解决如何在当前城市的高速发展中合理保护城市中的运河遗产的问题。该研究对于理清当代镇江城市与运河遗产之间的联系,协调城市建设与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研究概况:古城镇江,有着近3000年的文明史,地处长江与运河的十字交汇处。运河的兴衰深深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发展。然而,2014年6月大运河成功申遗,作为这条历史悠久河流的重要一站,镇江却未能名列其中。江南运河的起点在镇江,因独特的水路地理位置,镇江自古是南北要津,军事江防要塞,重要的港口城市。目前,长江和运河交汇处主要有三处:一是位于谏壁街道的谏壁口,这里有抽水站和大型船闸;二是位于丹徒镇的丹徒口;三是位于镇江市区北边的京口闸平政桥下的小京口。这次大运河的申遗模式,不是全线申遗,而是选取点、段申遗,并不是说镇江处于江河交汇处就应该入选申遗名单,镇江市的落选在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镇江在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京杭大运河江南河段沿线城市的形成与变迁》一文中提到:镇江城市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毗邻长江,特别是运河的开凿,让其处在诸水之汇的交通枢纽的要冲地位。《江南文明背景下的运河遗产保护--由大运河产业遗产保护印发的一些思考》中也说到:要保护好江南运河遗产这一京杭大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深入理解江南文明生成与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理解江南运河与江南文明的密切关系。这与另一篇《京杭大运河与镇江城市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中对于大运河遗产保护的观点是一致的。该文章写到:运河的贯通,大大便利了镇江与全国各地的交通。交通的发达又促进了镇江地方经济的繁荣,从而为镇江城市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另外的一些镇江大运河遗产保护的相关文献中也是屡次提到了京口文化,这一地域性文化是与贯穿城市的大运河密不可分的,由此可以得出,国内对于大运河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有一个一致的观点,即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切入点来制定遗产保护策略。

2.国外研究概况:国外学者对于本国的运河遗产保护则主要从运河的具体物质形态着手,将保护的管理归属化整为零,如《法国米迪运河遗产保护管理简析》中提到:这种多层次的管理不仅不会破坏遗产完整性,反而能更有效的进行管理。《希腊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与保护经验研究》中也提到了,希腊政府在保护文化遗产时,特别注意保持遗产的整体风格及与遗产地整体环境的协调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充分调查了解镇江大运河遗产的构成及保护现状,并找出未列入世界遗产的重要遗产点的原因及其现状。

2、对大运河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现有的管理与遗存进行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以文化作为切入点:在研究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时候,不仅仅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对大运河进行分析,同时也从社会人文方面得出一个在京口文化基础上的遗产保护策略。

2.提出建立运河保护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模式:将运河保护融入到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提出一个随着城市发展而发展的、动态的保护模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