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遗产保护策略研究——以扬州为例开题报告
2021-08-08 02:41:53
全文总字数:55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题在大运河申遗成功的背景下,以大运河扬州段为研究对象,研究运河遗产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试图根据大运河扬州段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保护手段。
该研究对于理清当代扬州城市与运河遗产之间的关系,协调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前城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正确认识大运河遗产的价值并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研究概况: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全场1794公里,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两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关于其遗产的保护,国内学者更多研究在申遗视野下的大运河遗产的价值评估,大运河遗产构成,并将大运河作为一个整体从国家、整体规划的角度提出了保护建议。
虽然众多学者意识到大运河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但很少有学者将其根据地段的不同特点和背景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和总结。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1、研究大运河申遗的现状,理清大运河的遗产构成,其中重点理清大运河扬州段的遗产构成及保护现状;2、研究大运河扬州段尚未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重要遗产点的现状,总结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3、研究国外运河保护的案例,总结并借鉴其保护经验和方法4、综合考虑运河扬州段的特点和其在大运河整体保护中的位置,从不同角度提出适应扬州城市发展状况的运河遗产保护策略。
研究体系:一、大运河遗产保护的历史背景1.1大运河申遗的现状和遗产构成1.2大运河扬州段遗产的保护现状二、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的历史过程 2.1大运河(扬州段)遗产的构成及现状 2.2大运河(扬州段)未列入世界遗产的重要遗产点现状2.3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三、国内外运河保护案例研究与借鉴 3.1国内运河保护案例研究 3.2国外运河保护案例研究 3.3国内外案例总结与借鉴四、大运河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4.1从政府角度提出的建议 4.2从经济发展角度建议 4.3其他保护建议五、总结研究计划:(1)1月对扬州进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
(2)3月上旬整理分析所得资料,开始论文写作。
4. 研究创新点
1,研究对象的价值背景,在申遗成功的背景下探究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措施和策略2,结合国外运河的保护经验和大运河扬州段自身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