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需求与供给分析视角下城市儿童日托设施适宜性规划研究——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开题报告

 2021-08-08 02:41:34  

全文总字数:117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家长与孩子课前课后需要托管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日托设施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的托管班供不应求。

同时,托管班的日常监督管理严重缺位,各职能部门工作没有跟上托管班发展的速度,甚至已经严重滞后。

如何改变托管班不被政府承认,只被社会承认的现状,建立合理的校外日托规划指标体系,寻求日托设施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对课后日托设施管理办法的研究

西方对课后日托机构的研究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法律体系,如瑞典早在1977年就制定了《儿童看护法》,法国政府于2006年8月通过了《社会行为和家庭法》的相关条例修订。在实践运用中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探索并形成了有效的实践经验:瑞典的课后活动中心、德国的课外辅导站和各类协会、日本的社区学习中心、英国的各类运动团队、新加坡的补课中心等。国外以及我国港台地区对儿童托管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研究更多的围绕托管服务的功能和效果展开,定量研究占了更多比重。而对于日托设施布局规划的适应性研究主要有层次定位模型和公共设施共存法等。如2008年,若昂c特谢拉和安东尼奥p安图内斯在欧洲运筹学杂志上发表了层次定位模型,简而言之就是不同服务等级的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模型。公共设施共存法是地方政府资源节约、提高效率和协同服务的一项有效政策措施,能够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对于人口快速增长的地方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好处。将学校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图书馆、体育馆等与校外托管设施结合设置,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不仅节约社会成本,而且提高了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

我国对课后日托设施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对南京玄武区所属小学周边的日托班的适应性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得出其适宜的规范指标,找出其布局选址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先进实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研究计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理论和实例分析相结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