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苯丙氨酸解氨酶生物制备苯丙氨酸工艺优化开题报告
2021-08-08 02:40:25
全文总字数:1243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在大肠杆菌内异源表达苯丙氨酸解氨酶,并通过重组的大肠杆菌进行全细胞催化生物制备L-苯丙氨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PAL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部分微生物(丝状真菌、酵母及链霉菌)和某些藻类中。1961年,Koukol等首次从绿色植物中发现PAL,并进行了分离纯化,随着PAL研究的迅速展开,在真菌、细菌和藻类中也发现该酶的存在。1966年,Ogata等在研究芳香族氨基酸的微生物代谢时,发现红酵母属中的某些种能以L-phe一碳、氮源生长,并在培养基中积累肉桂酸.随后,该酶相继在其他微生物中被发现,主要有霉菌与酵母菌。Towers等在真菌和某些藻类如Dunaliellamarina中提取过PAL。相关人员在研究一种原核生物Streptomycesmaritimus时发现其含有PAL。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利用苯丙氨酸解氨酶生物制备苯丙氨酸的工业优化:
1.生物制备l-苯丙氨酸体系中溶剂的选择
2.溶剂的不同添加量对产物转化率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近年来随着化学法合成反式肉桂酸和苯丙氨酸的价格差距,利用苯丙氨酸解氨酶法制备苯丙氨酸不需辅助因子、合成艺路线简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产业潜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