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at 8遥感数据融合方法及其质量评价开题报告
2021-08-08 02:39:08
全文总字数:73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多种对地观测遥感卫星的发射成功、遥感技术快速发展,多传感器、多时相、多光谱、多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迅猛增加,提供了从粗到精、从多光谱到细光谱段的遥感对地观测数据源。
如何将这些海量遥感数据尽可能地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应用,从而有效地、充分地提取各种遥感影像的综合信息,克服单一遥感影像提供信息不足的问题,即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技术,已经成为遥感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智能信息处理、遥感应用等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图像融合是数据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概念,是综合了传感器、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理论的交叉型研究领域。
国外pohl c和van genderen j l对图像融合做了如下定义:图像融合就是通过一种特定算法将两幅或多幅图像合成为一幅新图像。
我国在遥感影像融合方面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本文以landsat8 oli遥感数据为例,采用4种不同的算法对landsat8 oli遥感影像全色和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研究,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这4种融合算法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充分利用landsat8 oli的全色高分辨率和多光谱特性,为进一步挖掘landsat8 oli的数据潜力奠定基础。
(1)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现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在常用的像素级遥感图像融合技术与方法基础上,以landsat8全色和多光谱融合数据源,在改进原有的算法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融合算法, 并给出了具体的融合步骤和融合算法的介绍,这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
(3)对融合结果进行主、客观评价分析,并总结融合评价准则。
4. 研究创新点
图像融合是一种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处理过程。
像素级图像融合,作为最低层次的融合,它充分利用了多个被融合图像中包含的冗余信息和互补信息,以获得对同一场景和目标更为精确、更为全面、更为可靠的图像描述,有利于对图像作进一步的分析、理解。
较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图像融合的原理、算法及其性能评价,探索了自适应融合理论与实现方法,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理论和方法,并完成了相应的实验验证工作。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