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软腐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分子鉴定开题报告
2021-08-08 10:42:2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甘薯软腐病为甘薯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
分布广泛,全国各甘薯生产区均有发生,由黑根霉菌(rhizopusnigricansehvb.)引起,是采收及贮藏期重要病害。
薯块染病初在薯块表面长出灰白色霉,后变暗色或黑色,病组织变为淡褐色水浸状,后在病部表面长出大量灰黑色菌丝及孢子囊。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姬广海,魏兰芳(2009)等人从魔芋根系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革兰氏阴性生防菌,抑制试验表明它对7种植物病原细菌和8种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经过biolog鉴定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抗生素溶菌酶(l.antibioticus)。同年,姬广海等在试验中施入抗生素溶杆菌菌剂研究了其魔芋软腐病的控制作用,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入生防细菌后,抗生索溶杆菌能有效地控制魔芋软腐病,并且还有增产作用,防效可达79.16%,增产14.30%。
刘芳,薛鹏琦等(2010)从西藏拉萨色拉寺杂草根围土壤中分离到1株低温适生芽孢杆菌lssc3,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及抗菌和促生作用研究。,将其鉴定为b.atrophaeus。菌株i5sc3对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对拟南芥有良好的促生长作用。该菌具有耐低温和生防的双重特点,具有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的潜力。
孙建波,王宇光等(2011)采用平板对峙法,从香蕉根部土样中分离到1株枯萎病拮抗芽孢杆菌xy-10。根据形态特征及16srdna分析将其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当发酵滤液浓度分别为10%、30%和50%时,其在高度抑制水平上的抑制率分别为7%、23%和40%。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研究内容:
1.生防菌源的分离纯化;
2.将分离纯化的菌株与甘薯软腐病原菌对峙培养,观察测量不同时间段的拮抗圈大小;
4. 研究创新点
1.对甘薯软腐菌生防菌进行筛选;
2.对筛选出的甘薯生防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3.研究具有实际应用意义,有望减少甘薯软腐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保护环境。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