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南京市下关区鲜鱼巷及永宁街地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开题报告

 2021-08-08 10:41: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居住区规划是为满足居民在居住、休憩、教育养育、交往、健身甚至工作等活动的居住生活方面的需求而进行的科学、合理以及恰当的用地和空间安排。

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利用和强化已有特点和条件,为整体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创造条件。

而处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居住区又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它必须与整个街区的历史文化氛围相适应。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发展,城市中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当时普遍的做法是拆掉老城区,盖起新楼房。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改善了建筑,却破坏了历史环境。城镇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割断历史,而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等正是这些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例证。

在国外最早立法保护的是法国。该国于1962年颁布了《马尔罗法》,规定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划定为历史保护区,制定保护和继续使用的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的管理。保护区内的建筑物不得任意拆除,符合要求的修整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并享受若干减免税的优惠。现在全法国有国家级的保护区100处,地方各级保护区几百处。由于这里保护的对象是一片有生命的、正在使用的街区,所以它的保护政策和保护文物有很大区别。以里昂的保护区为例,1964年被定为国家级的历史保护区,区内有16世纪到19世纪各时期的许多古老建筑和街巷。政府的工作主要是整修住房和改善交通,对20世纪初建造的工人住宅,要求原样整修保存其外表,而在内部加建厨房、卫生间,使居民可以有好的条件继续居住。

在日本,1975年修订的《文化财产保存法》,增加了保护传统建筑群的内容。他们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只影响到人的肌体,保护历史环境却涉及人的心灵,所以这是现代化进程中更为重要的内容。上世纪50至60年代的建设高潮中,人们的观念是拆旧建新,当时的《文物保存法》只能保护单个的文物,成片的历史街区却无法得到保护。所以市民及学者推动地方政府制定了地方的保护条例,以后又促成了《文物保存法》的修改。法律规定将传统建筑集中、与周围环境一体形成了历史风貌的地区划定为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现在日本有国家级的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78处。这类地区制定保护整修的计划时,对传统建筑要进行原样修整,对非传统建筑要进行改建或整饰,对有些严重影响风貌的要改造或拆除重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深入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居住区规划原则。并借鉴优秀作品对南京市下关区鲜鱼巷及永宁街地区居住小区进行规划设计,旨在建设和营造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社区,使社区内具有良好的人性尺度、社区感和生活活力,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

设计计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尝试规划符合历史文化街区要求的居住区。

力求完善内部功能分区,并且使其与整个街区融合起来;道路设计做到人车分流,创造宜人的步行空间;打造适于人的尺度空间;设计突出轴线和核心,使规划具有很强的整体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