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立交底部区域交通组织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10:37:4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高架桥交通问题凸显,尤其是周边道路衔接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些交通问题既有高架桥的存在对路边交通网带来的不畅,也有由于周边路网交通条件限制高架桥本身作为快速路保证车流快捷通畅行驶的作用。
现有高架路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1、与出口匝道紧密相连的交叉口同时承担着高架道路与地面道路的交通压力,在交通压力大或组织方式不合理时,极易成为城市交通中连续流和间断流转换的瓶颈2、城市高架的构造特点,决定了其交通受限于出入口匝道
为了解决高架桥与周边路网的这一矛盾,保障路网的畅通以及高架桥作为快速路通畅行驶,优化现有高架路的整体结构,保证高架路的通行能力,因此展开研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主要集中于对环形交叉口的交通运行特性的研究中,例如:
国内:1、徐吉谦(1989)针对国外黄兴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公式的书评(上、下)
2、陈金川(2000)针对我国目前道路系统中的交织区设施,通过大量实地数据,对我国交织区车辆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并在通行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交织区理论分析模型。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解决高架桥区域的交通组织问题,通过对高架桥与地面道路衔接区域的交通流特性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运用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进行合理改善交通组织
计划:
1、2012年2月19日2012年22月25日准备完成开题报告书
4. 研究创新点
1、运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效果验证。
2、运用软件设计(信号灯控制、交通管制、停车控制)和硬件设计(渠化交通)进行合理改善交通组织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