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开题报告

 2021-08-08 10:37: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问题的提出(附图1、2、3、4、5)

中国自201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贸易总量一直在连年迅速增长,这使得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快速提高。200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096.5亿美元,而到了2004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11545.5亿美元,在世界的排名也升至了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737.3亿美元,首次跃上2万亿美元的新台阶。但是,由于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2009年实体经济受到负面影响,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2075.3亿美元,发生了明显的下降。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虽然这里面也存在着世界需求下降的因素,但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也是很关键的原因。这点从图2、3、4、5可以看出,2009年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机械及运输设备,轻纺产品、橡胶制品旷冶产品及其制品的进出口贸易量发生了明显的下降,我们可以看出出口商品结构仍显低级化,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也较低,另外,我国高科技进口商品、资源性产品的比重也需要增加。因此,为了避免将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再次受到巨大冲击,中国加快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对对外贸易结构进行调整前,我们势必要先研究对对外贸易结构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它们是如何影响对外贸易结构,影响的程度等。因此只有在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之后,我们才能针对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来调整对外贸易结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贸易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不同因素对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

1、比较优势:xliu、dparker、kvaidya和ywei(2001)研究了1980-1997年中国制成品的比较优势变化对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并且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高科技制成品比较优势的影响。张鸿(2006)利用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纯出口比较优势指数nepr,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基本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外商直接投资(fdi):aitken,hanson和harrison的研究表明,外资企业是国外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天然通道,当地企业可以利用这个渠道分销货物,从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信息和服务这个意义上,他们的活动促进和提高了当地企业的出口前景。xiamingliu、chengangwang和yingqiwei研究了1984~1998年期间来自于19个投资国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与其进出口之间的关系。他们分析得到结论:在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下,中国出口的增加促使了其进口的增加。goldberg和klein(1998)研究了日本和美国的fdi对拉丁美洲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进出口的影响。他们发现资本流动与双边贸易之间存在着互补性,特别是在亚洲国家,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fdi显著地增加了双边进口和出口。但是,拉丁美洲国家之间、拉丁美洲国家与日本之间以及美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与fdi的关系不明显。顾俊(2005)也深入的分析了小岛清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雁行理论,得出结论认为贸易结构的优化,可以通过接受fdi的资本形成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来不断的优化。王新奎(2005)通过对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制造业fdi流入结构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投资国从东道国进口的商品结构与其在东道国的fdi结构相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4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在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理论阐述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且借用一些简单直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或者总结分析结论。

1.5研究内容、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研究视角:立足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全面的认识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贸易结构优化的重要性。

研究内容:综合分析多个因素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就单个贸易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缺乏多个因素全面分析。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利用大量的历史数据结合理论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