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监控系统开题报告
2021-08-08 10:34:30
全文总字数:78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汽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 ,这就导致了城市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利用汽车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将一切可能危害的因素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控制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证汽车正常的安全行驶。采用基于SoPC的汽车安全监控系统,通过GSM和GPS等技术可以有效实时的分析相关数据,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去记录数据,这样可以方便城市中大量车辆数据的保存与监控,数据也可以统一化管理,如果某辆车的数据发现了异常,可以及时的查询并通知对方,信息化符合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日本、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竞相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ts),其主要途径是利用信息、通信、定位和控制技术将车辆和公路信息集成在一个可以安装在车辆上的信息网络中,同时,将整个公路系统的车辆流量进行优化以增强交通容量,提高车辆的运行安全系数。这些国家研究的各种智能交通系统,如交通管理系统、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监控调度系统,大部分都需要使用gis、gps这样的技术,并且已经趋于成熟,引领了本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方向。在日本,利用gps技术的自主导航产品非常普及。日本的智能交通研究与应用开发主要围绕三方面进行,它们分别是:车辆信息与通信系统、不停车收费系统、先进道路支援系统,车辆导航与监控系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其整体的发展规划,还是其单个某一局部系统的发展水平都代表了目前世界同行业中的领先水平。 在美国,汽车的导航监控服务则表现为另外一种特色,即结合救助服务系统的辅助导航占有优势,监控中心一般有较为完善且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并配有电子地图及通信连接设备,为在网车辆提供定位跟踪管理、报警服务受理、求助服务受理、紧急救援服务、在线语音导航和安全防盗服务等
国内将gps、gis技术用于车辆定位导航和监控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1994年~1998年,我国有上百家公司研究车辆监控系统,但是由于当时gps、gis用于车辆导航与监控方面的技术刚刚引入我国不久,技术还不够成熟,市场需求尚未形成,导致商品化的产品很少,因此这一阶段车辆监控系统的应用没有形成规模。(2)1999年~2003年,由于采用gsm短消息业务作为无线通信手段,系统的通信问题得到了解决,另外,gps导航定位精度也有所提高,这样车辆监控系统便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基于gps、gis、gsm的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也在这一阶段形成了第一次高潮发展。(3)2004年至今,随着gprs、cdma网络的逐步成熟与完善,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基于gprs、cdma通信的车辆监控系统得到了应用,再加上此时的市场也己初步形成规模,配合上技术的相对成熟,使得车辆监控系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虽然车辆监控系统已在我国一些领域得到应用,但其功能还不够完善,只能实现短消息通信,语音通信要和数据通信分开传输,而且信息量大时很容易造成通信拥塞,丢失信息,此外,实时视频监控也难以实现,因为无论是基于gprs还是基于cdma的移动通信网络,其网络带宽限制都使视频业务的声音、图像质量不能尽如人意,这正是要完善车辆监控系统的问题所在。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普遍应用、gsm无线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两项技术的紧密结合实现了车辆的移动信息化,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车辆监控系统。一般来说,基于gps/gsm的车辆监控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车载终端与监控中心。车载终端利用gps天线接收卫星信号并获得车辆的实时位置,再通过gsm的短消息服务(sms)发送车辆信息:监控中心通过gsm终端接收来自所有车载终端的短消息,监控软件负责短消息的解析并存储到数据库.以及提供给用户友好的可视化监控平台。
研究计划:
2012年2月下旬2012年3月上旬 调研并收集相关资料;
4. 研究创新点
集成现代计算机、通讯、系统控制、电子监测等先进技术;该系统与实时交通感应相关联;该技术运用广泛,符合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通过数据对比,反应其效果。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