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微晶纤维素的制备与表征开题报告
2021-08-08 10:05:05
全文总字数:68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在保持纤维素一定物理特性的前提下,综合氧化微晶纤维素的产率和其醛基含量,确定一个产率合适、醛基含量相对较高经济实惠的实验方案;同时对样品进行接枝改性,使之得到广泛运用。
研究意义:纤维素是使用最广泛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是有机材料中一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其研究和应用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研究概况:氧化微晶纤维素的产率与其醛基含量与氧化温度、氧化剂浓度、反应的ph值、反应的时间有关。分别有如下关系:
第一、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 氧化纤维素的醛基含量逐渐的增加,根据文献了解,氧化温度不宜过高,实验发现, 当温度高于45℃时,反应体系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我们认为有副反应发生,可能是高碘酸钠继续氧化得到的醛基,进而生成二氧化碳和单质的碘所致。
第二、随着氧化剂浓度的增加,氧化纤维素的醛基含量逐渐升高,氧化纤维素的回收率则逐渐下降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第一步、在与氧化微晶纤维素相关的四个变量:氧化剂浓度、温度、氧化时间、ph值中确定氧化时间和ph值两个变量,然后改变氧化剂浓度和反应温度,找出醛基含量最大的相应的反应条件;第二步、在醛基上接枝小分子,使之具有特殊性能,便于得到应用。
研究计划:第一、在7h氧化时间和ph为6的条件下,制得氧化剂浓度分别为0.015mol/l、0.03mol/l、0.045mol/l,氧化温度分别为35℃、40℃、45℃的9个样品。
第二、测定各个样品的产率和醛基含量
4. 研究创新点
一、很多实验对于测定醛基含量采用盐酸羟胺法,本实验采用快速准确的百里香酚蓝滴定的方法测定醛基含量;
二、本实验在回收率和醛基含量的基础上,用醛基含量的百分数除以回收率百分数,得到单位回收率的的醛基含量值,这是一个新的效率参数;
三、小分子接枝采用新的不同的小分子,相应得到不同的应用功能。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