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解法中关于A值的探讨开题报告
2021-08-08 10:05:02
全文总字数:68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从直接线性变换解法(DLT)的概念入手,在此基础上进行测量,通过数据分析,对A值的影响进行讨论,从而了解A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是建立在摄影测量、数字成像、图像处理和精密测量原理基础上的新型精密测量技术,其用于工业现场是目前精密测量研究和应用的一个热点。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五个不同特征的时期:基础阶段的早期;初进入数字阶段的逐步发展期;进入数字阶段的全面发展时期;稳步研究和加大推广应用的深入发展期和新近的成熟期。1964年~1984年是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奠定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理论基础。1984~1988年是进入数字阶段的逐步发展期,在系统的设计、开发、标定等方面为后续的研发奠定了基础。1988年~1992年,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步入全面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此方向进行研究和系统开发,出现了许多成功的应用报道,而且应用领域大大拓宽了(如工业测量、生物立体测量、流量测量、汽车碰撞实验测量和空间探测等)。1992年~1996年,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研究和开发不再像前一阶段那样不断出现新成果和新发现,而是处于更加稳步的发展,业内更多的关注是拓展应用和成型系统的市场推广。1996年~至今,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研究及应用已步入成熟期。它已能满足医学领域对图像实时性、几何高精度方面的要求,可用于外科、人体测量学、人类行为动作的监控测量等。国外对摄影测量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因此相应的生产厂家和产品比较多,比较典型的有美国GSI公司的V-STARS系统、德国AICON3D公司DPA-Pro系统、德国GOM公司的Tritop系统、加拿大EOS公司的PhotoModeler系统、挪威Metronor公司的Metronor系统等。近景摄影测量系统使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从多个角度拍摄预先布置的圆形参考点和带有编码的参考点,然后自动三维重建,得到工件表面参考点的三维坐标,精度可达0.1mm/m。这些系统已经大量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轮船等领域的工业检测以及逆向设计工作中。另外,摄影测量技术也是各种光学变形测量的基础,包括动态变形测量、静态变形测量等。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以测量收集到的数据,先全面的分析DLT解法而后结合A值的影响进行分析。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