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t/d某淀粉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10:03:57
全文总字数:65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淀粉生产大国,年产淀粉600万吨以上。目前我国淀粉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玉米淀粉所占比例最大为86.5%,薯类淀粉次之为9.5%,小麦淀粉3.9%,其它淀粉产量最小为0.02%。随着淀粉行业技术的发展,玉米淀粉生产在节水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90年代末,吨淀粉用水量在6~15吨,而在最近一两年内,由于生产工艺水平提高、水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吨淀粉用水可降至3吨甚至更低,但由于循环次数增加,废水中的codcr、bod都有比较严重积累,使得淀粉废水中污染物浓度相应增加,造成污染治理的困难。
传统玉米淀粉厂排水主要工段集中在玉米清洗输送、浸泡车间、纤维榨水、浮选浓缩、蛋白压滤等工艺。其中浮选浓缩工段排水量最大,占总水量的60%-70%,codcr在12000-15000mg/l(含浸泡水)。而目前各大淀粉厂在排水方面主要集中在浮选浓缩工艺及冷凝水,其他工段用水基本可实现闭路循环,车间使用清水的工艺也只有在淀粉洗涤工序,其他工序则都用工艺水。亚硫酸浸泡液一般浓缩做玉米浆或做菲汀,其codcr浓度在15000-18000mg/l,甚至高达20000mg/l以上。废水中主要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废酸和废碱等污染物,随生产工艺的不同,废水中的 cod浓度在2000~20000mg/l之间。这些淀粉废水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其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后迅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而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生存,同时废水中悬浮物易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臭气,恶化水质。
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cod、bod浓度高、可生化性好的特点,其处理工艺已日趋成熟,但废水处理成本偏高造成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导致该类废水的处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生物化工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生物化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目前生物化工产品已涉及食品、医药、保健、饲料和有机酸等几个方面。
但是,随着生物化工的发展,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我国的环境污染大户。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文献查阅、方案比较、开题报告第1-5周
1、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期刊、文章、规范、图集等,了解淀粉废水的性质,进行传统、典型和先进方案的比较,分析优缺点,论证可行性。了解各种处理淀粉废水的工艺特点、运行参数、处理方法、处理设备的选型以及尺寸、设计计算过程和处理效果等,初步选出几套可以处理淀粉废水的工艺流程。
2、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期刊、文章、规范、图集等,对已选定的几个方案,进行传统、常规、典型和先进方案的比较,分析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论证其可行性,直至确定出一个最佳的方案。
4. 研究创新点
由于我国玉米,生产上利用的自交系主要来源于塘四平头,旅大红骨,兰卡斯特和瑞德这四类(占生产品种的80.9%),种质基础十分狭窄。近年来从利用78599(美国)杂交种选育和转育出一批自交系组配的组合在生产上迅速推广,经研究认为,这不属于上述4大类,应列为第5类。这对于改善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起到了一定作用。育种实践证明,没有育种资源的创新,拓宽和丰富育种资源遗传基础,选育的品种就难以在产量和品质上有所突破,达到新的水平。为此,多年来我们通过远缘杂交手段,利用野生资源,把玉米的近缘种野生玉米种质导人栽培玉米,从其杂种后代中选育出遗传多样性的稳定的优良异源自交系,创制出新的种质,以扩增育种资源,满足育种工作的需要,因为野生玉米具有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强,耐低温、品质好(蛋白质13%、赖氨酸0.42%)等优点。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