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酯酶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开题报告
2021-08-08 10:03:53
全文总字数:859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植物酯酶源丰富,取材方便,制备简单,可利用植物酶的抑制技术测定果蔬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研究植物酯酶固定于化学修饰电极的方法,制得了一种全新的具有良好电化学与生物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生物传感器,使其能在野外和现场准确、大量、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的残留。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从1962年,clark和lyons最先提出生物传感器的设想距今已有40 年。生物传感器在发酵工艺、环境监测、食品工程、临床医学、军事及军事医学等方面得到了深度重视和广泛应用。酶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具有传统检测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而酶的固定技术将直接影响酶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栾崇林, 金兴良, 马文石, 汪军采用研究溶胶凝胶法包埋植物酯酶的方法, 制备有机磷传感膜, 将该传感膜与光纤等器件耦合成有机磷光纤生物传感器。杨娟,阮长青,闫美珍,孟祥宇利用有机磷农药抑制植物胆碱酯酶活性的原理,采用层析法对11种常用有机磷农药混合物进行分析,为分离有机磷农药多残留以及植物胆碱酯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姜彬,冯志彪从小麦中提取植物酯酶,纯化后作为生物传感器的酶源,以cutapc/swcnt/gc修饰电极为基体电极,采用气相沉积法制备 tio2凝胶,通过凝胶包埋法制备植物酯酶生物传感器。
fabianaaiduini等用普鲁士蓝修饰丝网印刷电极,制成了一次性有机磷生物传感器对对氧磷,西维因和毒死蟀等农药进行了检测,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降低了过电位,其回收率在79一123%之间,结果可靠。christine b等通过共价交联将乙酞胆碱酷酶固定在丝网印刷电极上对毒死蜱进行了检测。
yamazaki等人发明了一种使用人造酶测定有机磷杀虫剂的电流式生物传感器,利用有机磷杀虫剂水解酶,对硝基酚和二乙基酚的测定极限为10的负七次方mol,在40℃下测定只要4min。albareda等用戊二醛交联法将乙酞胆碱醋酶固定在铜丝碳糊电极表面,制成一种可检测浓度为10的负10次方mol/l的对氧磷和10的负11次方mol/l的克百威的生物传感器,可用于直接检测自来水和果汁样品中两种农药的残留。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利用凹凸棒土固定植物脂酶,制成酶传感器,用于检测果蔬中残留农药。主要研究最佳固定条件。 研究计划:2012年2月13日-2012年3月12日,主要查询相关资料,探索并确认方案和实验计划。 2012年3月12日-2012年3月19日,凹凸棒土的酸改性,有机改性对固定酶的效果优劣的筛选。 2012年3月19日-2012年3月30日,用硅烷偶联剂KH550和KH570改性凹凸棒土,研究对固定酶效果优劣的筛选。 2012年3月30日-2012年4月20日,探讨最佳固定条件,包括戊二醛浓度,PH,温度,给酶量,固定化时间等对固定酶效果的优劣,筛选最佳条件。2012年4月20日-2012年5月,固定酶与传感器的研究,并做适当的补充实验。之后撰写论文。
4. 研究创新点
(1)植物脂酶来源广泛,提取和保存容易。
(2)酶传感器检测灵敏,使用方便。
(3)利用凹凸棒土固定酶,研究最佳固定条件。凹凸棒土成本低,对于研究植物脂酶生物传感器检测农药具有实际广泛的意义。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