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轨道交通运营阶段的风险识别与应对开题报告

 2021-08-08 10:02:31  

全文总字数:793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题目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的风险识别与应对。城市轨道交通是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普遍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具有显著公益特征的民生工程。自1969年10月1日我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投入运营以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走了43年的发展历程。在各大轨道交通已经投入运营的城市中,轨道交通已经是城市交通不可或缺的一环。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内地各大城市轨道交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运营里程将急速增长,因此针对城市轨道的相关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同时,虽然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快速、准时、高效、安全、环保的突出特点与优势。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封闭、空间狭小、客流量大、安全事故防范难度大、协调单位复杂,人员不易疏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恐怖袭击,将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这就为城市轨道的安全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就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这一重要环节,以此为出发点,利用风险管理的相关方法,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城市轨道安全事故的案例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并针对识别出的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帮助人们与社会更好的认识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安全风险。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自十九世纪末城市轨道交通诞生以来,对其运营期间安全风险的识别与评价就没有停止过。然而由于城市轨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和极其复杂的安全风险因素,在城市轨道发展初期,运营风险的识别主要是在事故发生之后经过调查分析,提出处理与应对方案,这大大降低了针对此类风险的预防能力。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和相关技术的成熟,国外已有了较为完整的风险识别体系与一系列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的应对方案和管理措施,与此同时,由于新时期一些新的风险因素,例如恐怖袭击的出现,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与国外相对应的是目前国内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风险识别与应对研究主要出现在施工阶段,而对运营阶段的研究尚不深入。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大量城轨项目都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运营时间较短,国内案例分析不够充分。目前各地城轨运营部门都出台了安全运营的管理办法和相关预案,交通运输部也正在主导一系列相关管理措施的出台与完善,这也就为城市轨道运营期间风险识别与应对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大平台。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尤其是地铁的发展现状。在回顾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系统动力学等相关风险识别方法有效识别,进而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分类。这将是本论文的重点。

在风险应对方面,本论文将针对已识别的风险和目前各地城市轨道运营机构安全运营的管理办法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方案和措施。同时还将通过调查打分的方式,抽取最有代表性的意见,将南京地铁作为一个案例,针对南京地铁目前存在的运营现状,对其运营阶段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将之前所得结论充分利用与发挥。

4. 研究创新点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将视角放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阶段,虽然这在国内还是相对较新领域,但随着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这也将成为国内亟待发展的领域。同时运营阶段的风险管理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许多方面,贴近民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复杂,相关因素众多。在这样的体系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本身就极富创造性和挑战性,在风险的识别与应对阶段必将碰到许多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与探究,要求我们不能墨守成规,生搬硬套,一定要结合国内发展实际,提出合理、有效的识别与应对方法。为此本论文将引入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南京地铁这一案例,将风险识别的结果反复检验,最终得到最贴近事实的结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