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氯仿-乙醇-水混合溶剂体系的性质及其中氧化物组装行为的研究开题报告

 2021-08-08 10:01:27  

全文总字数:609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纳米科技是现在科学和先进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可为人类提供新颖的装置,而且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学、矿物学等领域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混合溶剂则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以及杂化材料分散、溶解、组装以及材料化的最重要介质。

选择适当的溶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的可重复性和操作的便利性,并且能够确保目标产物的质量和产率。另外,从减少浪费以及溶剂的有效回收和重复使用上来说,溶剂的选择也是相当重要的。以上这些都对合成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研发的早期阶段,以任何方式提供的原料都是至关重要的,而溶剂的正确选择是为了能够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在难度最小化的条件下得到目标产物。高分子在混合溶剂中的性质长期以来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主要是因为三元体系(混合溶剂/高分子)性质不能简单地直接从相应的两种二元体系(单一溶剂/高分子性质)来推演,表现为复杂多变性。对三元体系高分子溶液(溶剂1 溶剂2 高分子3组成的)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溶剂对高分子的溶解能力有时会明显优于纯溶剂。聚合物溶解度参数与混合溶剂体系的相图、性质(粘度、折光指数、密度等)息息相关,对这些性质进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李亚栋等人以Ni(NO3)2和NH4HCO3为原料,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出一种深绿色非晶前驱物,400℃分解即得到产物NiO,产物及其前驱物的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表明,前驱物是一种组成为NiCO32Ni(OH)22H2O的无定型非晶体,产物为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的球形纯立方相NiO纳米晶,平均粒度为7nm.该法成功地克服了湿化学法制备超微粒子过程中的团聚问题。

吕燕飞等采用水/乙醇混合溶剂沉淀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SrF2纳米粉体,也在不同pH值的水溶液和不同表面活性剂CTAB、SDS的水溶液中,研究制备了纳米SrF2。用XRD、TEM观测分析了粉体的粒径和形貌。在纯水和水/乙醇体积比3∶1,1∶1,3∶5,1∶4的混合溶剂中,获得SrF2沉淀的粒径分别为32nm,19nm,23nm,16nm和13nm,粒径总体上随混合溶剂中乙醇含量升高而减小,其分散性和形貌规则性也随乙醇含量升高而变好。水溶液的pH值和表面活性剂对SrF2沉淀粒径无明显影响,相比之下,混合溶剂对粒径的影响显著。

Yang及其合作者将油酸修饰的银、氧化铁纳米粒子,通过环糊精与油酸形成超分子包合物,改变粒子表面极性成功地实现银、氧化铁纳米粒子由正己烷转移到水相中。KAifer等通过金子表面修饰的环糊精与二茂铁的衍生物形成包合物,改变粒子表面的极性,使得金纳米粒子转移到氯仿中。Sastry等报道了金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巯基环糊精,与烷基硫醇形成超分包合物,粒子表面极性由亲水性改变为琉水性,从而可以转移到有机相中。我们采用水溶性的环芳烃磺酸盐(pSC4)作为主体分子也可以有效的增加憎水性纳米粒子在水中的溶解通过紫外坷见光谱.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以及棱磁共振对粒子转移过程进行了证明。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研究25℃,氯仿-水-乙醇混合体系不同比例时候的折光指数和粘度

2、分析数据探索其相关性,使用粒度分析仪,探讨核壳结构氧化硅及单分散氧化铜在不同溶剂体系的分散解释分散行为的微观机理及其与溶剂组成、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特征,包括粒度大小和分布

3、

用紫外光谱解释分散行为的微观机理及其与溶剂组成、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所需实验仪器简单,实验方法简便,得到实验成果时间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