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氯仿-乙醇-甘油混合溶剂体系的性质及其中氧化物组装行为的研究开题报告

 2021-08-08 10:01:26  

全文总字数:60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混合溶剂性能不能直接从相应的两种组分溶剂的性能来推演。混合溶剂的情况比较复杂,其溶解性能以及良、劣性与排除体积效应、两种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溶剂分子的自缔合、高分子在溶液中的聚集以及高分子对某一组分溶剂的优先吸附等多种因素都有关。通过研究混合溶剂的不同比例成分的折光指数和粘度的相关性,用溶解度参数、结构信息和相互作用对于这种相关性进行分析。使用粒度分析仪,探索核壳结构氧化硅及单分散氧化铜在不同溶剂体系的分散特征,包括粒度大小和分布,解释这些分散行为的原理,用表面配体理论,结合紫外光谱解释分散行为的微观机理及其与溶剂组成、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为进一步通过溶剂组成、表面配体平衡控制纳米粒子分散和粒径奠定理论基础。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许莉等人应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298.15 k时不同组成的l-丝氨酸-正丙醇-水体系的密度,计算丝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迁移偏摩尔体积和水化数.根据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和水化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丝氨酸两性离子部分和亲水侧链与正丙醇羟基间的相互作用对其迁移体积有正贡献,且占主导地位.丝氨酸在正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迁移偏摩尔体积为正值,且随醇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丝氨酸在正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水化数随溶液中醇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王旭等人利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l一丝氨酸分别在不同组成的1,2-丙二醇一水和1,2.丁二一水混合溶剂中的密度,计算了丝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迁移偏摩尔体积和理论水化数.根据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和理论水化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丝氨酸两性离子头基和亲水侧链与醇分子中一0h 基团间的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导致丝氨酸在醇一水混合溶剂中的迁移偏摩尔体积为正值:此外,这种亲水相互作用削弱了丝氨酸带电中心对周围水分子的电致收缩效应,造成了水化数的减小。

吕燕飞等人采用水和乙醇混合溶剂沉淀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baf:纳米粉体。用xrd、tem和fsem表征了粉体的粒径和形貌。研究了陈化时间、水和乙醇的体积比对baf:纳米粉体的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混合溶剂中乙醇含量升高,沉淀粒径减小。baf:沉淀粒径的倒数和溶剂介电常数的倒数呈线性关系,据此关系可以控制baf:纳米粉体的粒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研究25℃时,氯仿-甘油-乙醇混合溶剂不同比份时候的折光指数和粘度

2.分析实验数据,探索其相关性,使用粒度分析仪,探讨核壳结构氧化硅及单分散氧化铜在不同溶剂体系的分散特征,包括粒度大小和分布。

3、用紫外光谱解释分散行为的微观机理及其与溶剂组成、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4. 研究创新点

所需实验器材简单,能较快的得到实验成果,实验过程污染不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