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S)-7-乙酰基喜树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开题报告
2021-08-08 10:00:43
全文总字数:62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喜树碱(cpt)是从中国特有栱桐科植物喜树中分离得到的吡咯喹啉类生物碱。cpt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已经成为近20年来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经有3个喜树碱类衍生物应用于临床,并有多个衍生物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如:
1.伊立替康于1994年在日本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结肠肠肿瘤;
2.拓扑替康于1996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卵巢肿瘤患者的二线治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从事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研究的科学家对CPT的结构开展了大量的修饰工作,如在CPT的AB环7位引入烷基、杂环、烷硅基、亚氨甲基,9位引入氨基、硝基、杂环等,10、11位引入羟基、卤素、亚甲二氧基;在CD环5位引入羟基、烷氧基、酯基,或是将D环吡啶酮用苯环取代;将E环阔环成hCPT,20位形成酯、磷酸酯、引入氨基酸、肽链等。由于CPT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和独特的作用机制,对其进行的结构修饰还在不断的进行和深入当中。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合成20-s-7-乙酰基喜树碱,摸索提纯产物的条件
2.将喜树碱的e换进行改性(开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在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中,较少应用到配位反应的原理,而配合物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性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