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10:00:41
全文总字数:158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温室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室测控系统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规律,控制环境条件,使作物在不适宜生长的反季节中,可获得比室外生长更优的环境条件,从而使作物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
本课题就是针对此问题,设计相对精度高、性能稳定、价格便宜的温湿度的检测装置。提出了一种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检测仪,可以对温室内温度、湿度进行有效、可靠地检测。该检测仪具有检测精度高、使用简单、成本较低和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不仅可以应用在温室大棚,也可以应用在恒温湿的机械加工厂、室内环境等方面,所以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单片机及各种电子器件性价比的迅速提高,使得人们对温室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方法,通过温度计、湿度计来监测环境不仅由于测量器具的精度低、速度慢、实时性差,而且费时费力。
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温室测控技术上起步比较早。20世纪50年代,美国借助于工程技术建立了第一个人工植物气候室,开展对自然环境的研究。随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各国都参与研究并应用于农业生产,其温室的自动控制和管理技术不断提高。7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温室的控制技术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国外现代化温室的内部设施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并形成了一定的标准。但是引进价格非常昂贵,缺乏与我国气候特点相适应的测控软件,同时,软件实现模式已固定,不能进行功能扩展。
而我国综合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刚刚起步,自行开发的温室测控系统其技术水平和调控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基于对引进的温室测控系统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仿造产品,但这些产品均没有面向我国传统温室的改造工程。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研制出适合我国农业的发展的仪器仪表,并在农业设施中广泛推广。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课题主要针对温室内温度、湿度,对基于单片机的温室检测系统进行软、硬件设计,使系统能实时显示温室内的温湿度值。利用protel完成电路原理图和pcb图设计,单片机编程采用keilc语言,自行完成系统的制作,实现预期功能。
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第1周第3周准备工作---查阅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
4. 研究创新点
系统采用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对温湿度环境进行监测,单片机通过模数转换器把从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本系统体积小、易于操作、运行可靠、灵活性强。功能强成本低的特点,适合在各种温室或塑料大棚进行环境因子检测。此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服务广大的生活居民,使他们在办公室或研究室就可以知道居室或学生寝室的温湿度,从而进行温湿度等的控制。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