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大丰麋鹿种群资源优化管理数学模型的研究开题报告

 2021-08-08 10:00:15  

全文总字数:78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麋鹿(ElaphurusdavidianusMilne-Edwards)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麋鹿属大型食草动物。该属仅有麋鹿一种,因此在生物学上具有特殊的意义。麋鹿原为中国独有、唯一适宜在湿地环境中生存的鹿科动物。然而,由于自然灾害及战争等天灾人祸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至1900年后麋鹿种群在中国本土基本消失。经过大半个世纪,通过我国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努力,于1985年8月麋鹿种质资源从海外引回故土,并在江苏大丰、湖北石首和北京南海子3处分别建立起我国麋鹿野生放养驯化保护基地。

麋鹿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以及商用价值。目前江苏大丰自然保护区内麋鹿种群受到一定程度的密度制约。通过建立合理的种群资源优化管理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研究,为合理利用麋鹿资源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开发策略。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麋鹿作为世界珍稀动物,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其种群数量做了大量的研究。于长青、梁崇歧、陆军和丁玉华在1996年分别对麋鹿成体平均产仔率、周岁内仔鹿成活率、周岁后年成活率等进行研究,根据Leslie矩阵模型,提出了种群增长模型并求出其繁殖价和稳定年龄分布。钱玉浩、王亮、陈洪全在2008年探讨了麋鹿放养后的生态问题,并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对麋鹿的生存影响。王立波、丁玉华、魏吉祥在2009年对大丰麋鹿种群增长抑制因素进行研究,例如种群密度、食物资源匮乏、体表寄生虫害及近亲繁殖等因素的制约。

随着麋鹿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在麋鹿形态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行为学、遗传学以及饲养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Beck和Wemmer在《灭绝物种麋鹿的生物学和管理》一书中总结西方对麋鹿的研究,饲养条件下麋鹿的生物学、行为学和管理学等信息。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研究内容、方法:

建立麋鹿资源开发的微分方程模型。

给出开发策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建立麋鹿资源开发的微分方程模型给出一个可持续的麋鹿开发策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