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Beloved开题报告
2021-08-08 10:00:13
全文总字数:155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以作品中运用的叙事策略为研究内容。
着重分析了多重内视角,片段式时间线与女性叙事话语三策略,介绍了其在文中的具体运用以及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以反映作者在结合现当代文学写作与黑人文化形式两者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以及对于现当代文学的启示。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993年,因其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一位美国黑人女作家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她便是托妮莫里森。
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已在当今文学界产生深远影响,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自从1970年发表第一本小说《最蓝的眼睛》以来,她共创作了八部小说,分别为《最蓝的眼睛》、《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柏油孩子》(1981)、《宠儿》(1987)、《爵士乐》(1992)、《乐园》(1998)和《爱》(2003)。其小说以划时代的主题,生动的人物对话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著名。
《宠儿》这本极具特色的作品使其名声大噪。该书1987年9月一经问世,立即轰动了美国文坛,并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并于1988年荣获普利策奖和肯尼迪奖。2006年,《纽约时报》召集美国125位知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及文坛泰斗等选出自己心目中25年来最佳美国小说,《宠儿》以最高得票名列第一。该作品取材于真实的故事,故事本身震撼人心。在创作时,莫里森结合西方现代叙事策略与黑人文化传统,不仅将故事讲得瑰丽动人,更是激发了读者的思考。国外文学评论界已对《宠儿》一书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其主题内涵,象征意象,人物刻画,最引发人们兴趣的还是作品中所运用的叙事手法。从女性主义,后现代、后解构主义,文化主义,作者-读者视角等角度进行分析。也有一些学者从美学角度展开研究。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宠儿》一书中在时间,视角与话语三个重要叙事成分的处理上所选取的三大策略,选取的原因,影响和对于文学创作的启示。
研究计划: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从作品的叙事策略角度入手,详细分析了三大叙事手法,揭示了作者对于黑人女性的认识究竟是如何在其作品中通过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处理表现出来的。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