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热式自然循环蒸发器设计计算软件编制开题报告
2021-08-08 09:58:04
全文总字数:125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蒸发是化工工业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蒸发在工业生产中主要有三种作用:提高水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浓缩溶液和回收溶质;制备纯净的溶剂。按不同的使用目的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主要按照蒸发器的形式可分为膜式蒸发器和非膜式蒸发器。
针对蒸发器的研究和设计,至今没有较完善的设计计算系统,以至于蒸发器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较为复杂繁琐。通过VB对蒸发器的工艺设计进行有效的编程,将工艺设计过程中所用的各项工作、计算,通过电脑软件进行,使得计算简化,设计误差减小,设计更为精确,便捷。同时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工艺设计过程中需要查找的相关数据,分布在不同的书籍中,不方便查找和计算机运算,所以还要对相关数据建立完整数据库,这样的工作不仅是一次性的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也是可以使用到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蒸发设备属于热交换设备,蒸发是适应加热的方法,在沸腾的状态下,使溶液中的水分或是其它具有挥发性的溶剂,部分汽化移除,其溶液中溶质的数量不变,从而溶液被浓缩。蒸发设备种类繁多,各有利弊。蒸发器的发展十分迅速,国内外对蒸发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大型化;最佳化;改进和创制新结构;减少蒸发器的污垢。
在国内外,针对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其中,c.p. ribeiro jr., m.h. ca~no andrade 研究出了一种蒸发器的稳态模拟算法,与实际蒸发器相比,进料温度可以在平等、劣质或优于其饱和值工作压力的工作环境下进行。1991年,卢赤杰对外热式管外沸腾自然循环蒸发器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易结垢、粘度大的蒸发介质的改型外热式蒸发器 外热式管外沸腾自然循环蒸发器。在分析蒸发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该设备的主要结构设计参数及计算方法.其后1995年,于士君发表了《外热式自然循环蒸发器》的文章,得出了提高蒸发器的进料温度,是一项提高蒸发器生产能力很有潜力的工作。提高进料温度,能够提高料液在蒸发器中的汽化段长度、循环速度、传热膜系数和蒸发量,进而可减轻蒸发器的结垢,提高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在其基础上,2001年,闫述春对外热式自然循环蒸发器的设计和应用作出进一步的研究,针对氧化铝厂蒸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出了管板设计的合理方案。该方案可有效的改善蒸发器目前的运行状况,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节约管板材料,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针对自然循环蒸发器组汽耗高的情况,姬学良和胡红霞在2001年对其产生的原因及改造措施进行了研究,找出了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系统真空低、冷凝水流程存在缺陷、设备效率低和回水率低。同时针对产生问题的相关原因提出了相关解决问题的工艺方案。2001年廖吉林对自然循环蒸发器循环推动力和传热进行了研究。具体提出了这种新型蒸发器的设计方案 并初步提出了一个比较简单而实用的循环压头计算模型。分析了现行的列文蒸发器结垢严重的原因,指出这是由于将加热室出口平均温度作为加热管内壁温度作为沸腾段高度设计的依据导致所设计的沸腾段高度不能满足抑制结垢的要求。在对新型蒸发器的研究中,韦佩英研究出了底热式自然循环蒸发器,该蒸发器不仅具有较高的循环动力和传热系数,还能有效地抑制溶液在加热面的汽化和晶析。
而在针对蒸发器的vb 设计方面就相对少有人研究,其中姜伟总结了用于72%片碱生产的蒸发装置的工艺设计过程。根据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理论分析的结果,在外热式自然循环蒸发器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visual basic平台开发了用于72%片碱生产的蒸发装置辅助工艺设计计算软件。陈尹梅、鄂加强、杨黔清、蒋玉秀对基于vb的轿车空调制冷系统蒸发器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vb的轿车空调制冷系统蒸发器优化设计,对蒸发器优化匹配、节约蒸发器设计成本,加快研发速度以及提高产品工作效率等均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基于vb语言,开发一套适用于该蒸发器的设计计算软件。
工作计划:
a) 调研及查阅文献,翻译外文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3周
b) 学习vb语言、了解熟悉编写对象 2周
4. 研究创新点
无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