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0 m3/d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09:38:07
全文总字数:1081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递增,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出量日益增多,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周围河流,致使城市周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不但直接污染了市区的地下饮用水,而且对河流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危害,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同时,水生态系统体现了人与水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因素,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而,城市污水治理已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理论用于实践,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尤其是专业课知识用于本次毕业设计之中,以提高自己的工程设计能力,为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进行工程设计打下坚硬的基础。通过毕业设计,能够熟悉并掌握排水工程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能根据设计原始设计资料正确地选定设计方案,掌握污水厂设计的基本流程及各构筑物的设计方法,熟悉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并绘制工程图纸。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厂采用的工艺有普通活性污泥法、a/o生物脱氮活性污泥法、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b工艺、氧化沟法(循环混合式活性污泥法)、sbr间歇时活性污泥法等工艺。
1.关于活性污泥法
当前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有:ab法、sbr法、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a/a/o法、a/o 法等,这几种工艺都是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且各有其特点。 ①ab法(adsorptionbiooxidation) 该法由德国bohuke教授首先开发。该工艺对曝气池按高、低负荷分二级供氧,a级负荷高,曝气时间短,产生污泥量大,污泥负荷2.5kgbod/(kgmlssd)以上,池容积负荷6kgbod/(m3d)以上;b级负荷低,污泥龄较长。a级与b级间设中间沉淀池。二级池子f/m(污染物量与微生物量之比)不同,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群体。ab法尽管有节能的优点,但不适合低浓度水质,a级和b级亦可分期建设。 ②sbr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法早在20世纪初已开发,由于人工管理繁琐未予推广。此法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四个或三个池子构成一组,轮流运转,一池一池地间歇运行,故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现在又开发出一些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改良性sbr工艺,如iceas法、cass法、idea法等。这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一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故节省占地和投资,耐冲击负荷且运行方式灵活,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气、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实现除磷脱氮的目的。但因每个池子都需要设曝气和输配水系统,采用滗水器及控制系统,间歇排水水头损失大,池容的利用率不理想,因此,一般来说并不太适用于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③a/a/o法(anaerobicanoxicoxic)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内容如下: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5000 m3/d,设计进水水质如下:
pH | COD | BOD5 | SS | 氨氮 | TN | TP- |
6.5-9.0 | 500 | 180 | 200 | 40 | 55 | 3 |
(单位:mg/L)
污水处理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请依据我国有关政策法规,技术和设计规范,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该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至少达到初步设计程度,部分主要构筑物要求达到施工图设计)。
计划如下:
第1周:查阅资料、做好设计准备工作;
第2~3周: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第4~7周:工艺计算;
第8~12周:CAD绘图;
第13~14周:整理前期工作;
第15~16周:修正、答辩前期准备;
第17周: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根据方案对比和水污染处理现状,我将采取mbr,即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主要生化处理单元。
mbr将生物反应器和膜分离过程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工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膜组件代替传统生物处理中的二沉池。污水中的污染物首先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生物降解,同时生物反应器内的混合液在膜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水和小于膜孔径的小分子溶质透过膜,即为处理后出水。微生物及大分子溶质被膜截留,从而替代沉淀池完成其与处理出水的分离过程。
其特点及优点在于: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