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s-based Study of the Wds Used to Describe Different Gender开题报告
2021-08-08 09:36:43
全文总字数:50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语料库中男女修饰用词的分析统计,发现两性修饰用词趋于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语言发展的趋势,即性别差异越来越小。
本文将尝试去探索两性修饰用词趋同的原因以及对语言和社会的影响。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英语性别差异研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备受学术界关注,语言学者们试图把语言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应用于研究使用中的语言,他们运用社会语言学的一些理论和观点对男女两性语言的特点与差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妇女解放和女权主义的兴起,以及社会语言学的诞生与发展,语言和性别问题成为不少语言学家感兴趣和研究的课题之一,使得这个问题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更全面、更充分、更系统的研究。而国内外语言和性别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语言对女性的歧视(即性别歧视)及改革方案;二、语言的性别差异,即女性用语和男性用语的异同;三.语言性别歧视和语言性别差异的成因研究。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两性修饰用词的统计分析,来探讨语言性别差异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
任海棠的《跨性别交际失误的社会语言学分析》在对《老友记》部分语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社会的变化导致两性差异的缩小,两性话语风格也随之改变,有些方面甚至出现了与以往相反的趋势。这些统计分析也证实了英国语言学家特鲁吉尔(peter trudgill)所言:一旦两性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语言中的性别差异也会随之变化或者消失。
卢健在《浅析英、汉称谓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中表示,英汉语中的称谓语性别差异不应当都当做是歧视的产物,称谓语的差异来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家庭、社会、经济以及性别差异的自然产物。此文从文化内涵角度深入分析了称谓语差异形成的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于歧视与差异的讨论,没有对两性称谓语的发展作深入的探讨分析。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语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变化。分析两性修饰用词,讨论其成因及影响,从而研究出语言在社会发展中呈现的趋势。
研究计划: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特色之处在于从语料库中收集两性修饰用词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发现语言中的性别差异逐渐变小的趋势。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