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多元醇的合成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09:35:12
全文总字数:523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氧化烯烃以阴离子、阳离子开环反应机理进行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是目前工业化生产聚醚的主要手段。本课题主要合成多元醇起始的氧化乙烯的开环的不同官能度、不同分子量的聚醚,并对合成的聚醚进行精制和结构表征。
随着技术进步,高分子科学领域内涌现了许多新型研究手段,这些研究手段的运用将使得人们在原有研究基础上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得到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可以验证、发展和丰富已有的化学理论体系。深入理解催化和聚合反应本质。在合成新型聚醚和开发新型聚合反应器工艺的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早在20世纪50年代,eastnam等以金属和非金属卤化物为催化剂对环氧化物的阳离子聚合进行了研究,发现聚合过程中不仅副反应多(单体可以使催化剂改性)。而且仅生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产物,所以一直未用阳离子法实现工业生产聚合物产品[1]。grinefich用bf3、sncl4、et3o 、bf4-等催化剂研究了po和ech的聚合相对分子质量和动力学。研究发现,在聚合过程中,当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达到某一极值后,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增加[2]。20世纪90年代初,波兰的jedlinski等使用bf3h2o催化剂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为4oo~1000的二官能聚醚[3]。日本旭硝子公司的morinoto[4]等采用似libf4的m(bf4)一氢氧化物(m为h除外的la族、b除外的Ⅲb族元素及iia族、iiia族、iib族元素,n=13)类催化剂进行了环氧化物的开环聚合研究,并制得相对分子质量为3 0006 000的三官能聚醚;英国的sterart采用hbf4et20催化剂合成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二官能聚醚(相对分子量:2000~20000) [5]。
20世纪8o年代初,国外有人采用碱土金属化合物催化体系进行了环氧化物开环聚合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sr、ba基的碱土金属化合物。使用这些化合物,最后合成出了相对分子质量较高、分布窄的聚醚,并形成了一些专利。国外采用双基金属配位络合物催化剂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取得了不少进展,其中发展较快的是双基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6 ~7]。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dmc)是2o世纪6o年代美国通用轮胎橡胶公司研究开发的一种用于环氧化物聚合的高效催化剂[8]。与传统的碱催化剂相比,dmc合成聚醚具有分子量高、不饱和度低、平均官能度高及分子量规整性好等优点[9~10]。
对于聚醚多元醇的精制工艺,在阴离子聚合中,碱性聚醚多元醇中杂质钾、钠离子的脱除,国外大多采用中和一吸附法工艺;国内有采用中和一吸附法工艺,也有采用吸附法工艺[11]。用中和吸附法,通过加入适量的中和剂(磷酸)、晶种、晶粒增长剂(自制)以及吸附剂,精制后可得到优质聚醚产品[12]。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阴离子聚合(koh催化1,3-二氧戊环开环聚合的合成与精制)
阳离子聚合(mag h 为催化剂1,3-二氧戊环开环聚合的合成与精制)
研究计划:2012.11:搜集文献资料,阅读文档,确定具体研究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利用Mag H 吸附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催化剂,更加绿色环保。
同时,较之阴离子聚合后处理更加方便。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