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本科院校聚类分析开题报告
2021-08-08 09:34:42
全文总字数:1299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分类问题,在这些实际问题中对象往往是比较复杂的。这就需要运用一个科学的统计方法来对多因素、多指标的问题进行整体研究从而得到有效和完整的结论。多元统计分析法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实际问题,它的目的就是把分类对象按一定的规则分成若干类,使得同一类里的这些对象在某种意义上倾向于彼此相似且做到同类之间对象的同质性最大化和类与类之间对象的异质性最大化。 南京地区本科类院校是较能代表我国教育水平的,也是教育部门、高校以及学生家长十分关注的对象。过去很多平台主要靠经验和专业知识对这些院校做定性分类处理,但因为一个学校的综合水平是由多个指标决定的,所以致使很多分类带有主观性,不能很好地揭示各个院校的本质联系与差距。此次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南京地区本科类院校进行研究,从而对其进行综合分类与选优排序。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各个院校进行全面信息了解再决定出重要指标采集数据,最后通过聚类分析法中的系统聚类法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科学性的结论。该研究让人们能够更客观,更清晰了解南京本科院校的分类与排名情况,也体现出了各个院校本身的特色与优势并让其看到自身的不足。通过此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与运行体制,更利于推动各个本科类院校的发展,从而为祖国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在此次研究中更要提到的是在数据处理环节使用了R语言,使得结果更加系统与科学。由此可见,对南京本科类院校进行的聚类分析是科学的,意义重大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聚类分析在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所以国内外许多专业人士不断探索更有效,更精确的聚类分析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近年来该方法就被多次用来进行大学的分类与排名。
刘向东、王红丽(2008)发表了《29所高校学生状况的聚类分析》,他们采用聚类法研究了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情况,在该次研究中,他们根据学生规模、本研比、本科生录取分数、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四个指标来对这29所高校进行分类。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方法: 南京地区本科院校聚类分析1、熟练掌握多元统计的基本原理,以及了解统计方法及应用,全面掌握统计知识与实际应用。2、深入学习聚类分析法,掌握理论与计算方法。再对南京地区本科院校进行全面了解与数据采集制成表格,确定研究的方法与重点。3、对R语言进行了解与学习,并运用简单实例进行实际操作与运算来掌握方法。最后运用R语言对收集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出一些数据与图表来呈现最终结果。研究方案与时间安排:1查阅文献,了解研究动态,做开题报告。 2013.2.102013.3.10 2理论分析,利用所学知识撰写论文初稿。 2013.3.102013.4.103撰写论文,修改和定稿。 2013.4.102013.5.104制作 PPT文件,答辩。2013.5.102013.5.30
4. 研究创新点
1详细阐述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聚类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所具体运用的聚类法,从综合角度出发确定院校的重要指标。
2用R语言来解决实际聚类问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