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素类驱油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表征开题报告
2021-08-08 09:33:47
全文总字数:839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探究木质素改性研究的发展方向,提高木质素表面活性剂的性能,采用木质素类磺酸盐来提高原油采油率和木质素的表面活性及其木质素磺酸盐的应用性能。
意义:对国内驱油方法有个具体的了解,锻炼探究的能力,培养科学实验的习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木质素改性产品的利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木质素结构和改性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并已取得显著成果。研究了木质素胺的合成以及木质素胺与石油磺酸盐复配的特性, 并进行了稠油的乳化降粘试验。我国在木质素利用方面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木质素类油田化学品已有5大类20多个品种,但这远远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是因为现代工业对化学剂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使木质素类油田化学品的实际应用受限;对木质素类油田化学品的研究与其应用脱节,开发及改性研究的工艺复杂,导致成本增加,难以得到实际利用。
加拿大Homof等研究发现,木质素磺酸盐与石油磺酸盐组成的复配体系,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90%,在木质素磺酸盐中加入非离子聚合物,可产生协同效应而提高分散作用。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将木质素 磺酸钠、脂肪胺和甲醛溶液用量均为木质素质量的20%和nahso3 加到三口瓶中, 用naoh 调ph 值为9, 在60℃反应,反应时间4小时, 得到木质素胺。
将此产物与石油磺酸盐按质量10:6复配, 调ph 值, 评价表面活性。
2 表面活性评定表面张力在25℃下依gb 554985[ 5] 测定。
4. 研究创新点
早在1931 年, Melv in就取得了注木质素磺酸盐水溶液的采油工艺专利。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驱油用木质素表面活性剂得到很大发展。
现在将木质素与脂肪胺反应, 制成木质素胺, 可以显著提高木质素的表面活性研究了木质素胺的合成以及木质素胺与石油磺酸盐复配的特性, 并进行了稠油的乳化降粘试验可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体系碱性增强有助于油的乳化, 因此该乳化降粘剂对高酸值原油降粘效果较好。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