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开题报告
2021-08-08 03:20:36
全文总字数:5319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银杏外种皮是银杏果仁的皮层,即种子硬壳外面部分,占整个种子重量的 75% 左右,我国每年约有2. 4 万 t 银杏外种皮作为废物丢弃,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银杏外种皮内含有含量较高的酚酸性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过敏、抑菌、防治病虫害等功效,可用作日化产品添加剂,是一个值得开发的活性成分,随着国际上对银杏提取物中银杏酚酸含量的严格控制,也促进了对银杏酚酸类物质的研究。
银杏酚酸是银杏中除了银杏内酯和银杏黄酮之外的另一类重要的生理活性化合物,具有杀菌、抑菌、抗炎、抗病毒及驱虫、杀虫作用,在医药、化妆品和生物农药等方面有很好的开发应用价值。其主要存在银杏外种皮中。我国银杏资源占世界的70% 左右,在银杏果实采摘中,大量的外种皮被当作废弃物扔掉,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研究和利用银杏外种皮中酚酸类物质,对我国银杏资源开发有重要意义。
银杏外种皮内含有含量较高的酚酸性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过敏、抑菌、防治病虫害等功效,可用作日化产品添加剂,是一个值得开发的活性成分,20世纪80年代,银杏叶提取物(egb)及其制剂由于其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痴呆症等方面的独特疗效,曾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银杏叶研究开发热潮。随着对银杏总体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人们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在以前作为废弃物的银杏外种皮上,发现它含有一些较强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从而开始对银杏外种皮开展了更为深入的广泛研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itokawa h 等 报道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鉴定出3 种银杏酸( c13:0, c15:1, c17:1) 、2 种银杏酚( c15:1,c17:1) 和2 种银杏二酚( c15:1, c17:1),它们对小鼠肉瘤s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ji suk l 等报道从银杏外种皮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银杏酸、银杏酚和银杏二酚, 这些物质能抑制多种人癌细胞的生长, 而对正常结肠细胞的细胞毒性小于相应的结肠癌细胞。isao k 等从贾如树果汁中分离得到15 碳银杏酸,发现它们对bt-20 乳腺癌细胞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ed50小于20 mg.l- 1。对人肝癌、胃癌及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外种皮多糖与阿霉素合用,对这3 种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具有协同效应。外种皮多糖可抑制小鼠肝癌,作用机理可能与阻止g2-m期细胞转移而影响癌细胞在细胞周期中的进程和干扰s 期癌细胞dna 合成以及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有关。银杏酚酸抗肿瘤作用机理以及其实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倪学文等采用大孔树脂精制洗脱得到银杏酚酸。粗提过程如下:银杏外种皮烘干粉碎,称取粉末加入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1:7(w)的料液比,在60℃条件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4h,此条件下银杏酚酸浸出率最高,达到8.021%。经过滤,真空浓缩后,分成3等份,分别上101(大孔吸附树脂)、102(聚酞胺)和103(硅胶)型吸附填料分离纯化,洗脱液经浓缩干燥后用hplc测定银杏酚酸含量。
藏丽等使用皂化反应可简便地将银杏外种皮脂溶性物质中的所有的酸性成分分离出来,对此总酸部分进行酯化反应,在此过程中,脂肪酸很容易发生酯化反应,而银杏酸在以浓h2so4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不会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这一步将总酸转变成银杏酸与脂肪酸酯的混合物,加大了两者之间的性质上的差异,便于下一步的柱层析分离。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银杏酚酸标准曲线的测定
2、银杏酚酸的提取纯化工艺
4. 研究创新点
1、减少原料的浪费
通过将外种皮烘干,然后置于冰箱冷冻,可以完全将外种皮粉碎。减少了之前不能完全粉碎得损失。
2、确定了萃取条件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