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提取物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开题报告
2021-08-08 03:20:33
全文总字数:1645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银杏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治疗价值。银杏又名白果树、公孙树、鸭脚通。其历史可追溯到2亿年前。银杏曾在北美和欧洲广泛分布,直到冰川时期世界上绝大部分银杏被毁灭,仅在中国有少量幸存。
现在全球近四分之一人口为心脑血管及相关疾病所威胁,而且终其一生,可能有三分之一人的人生为心脑血管疾病阴影所笼罩,最后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死于心血管相关疾病。因此,与心脑血管疾病不分区域、人种,已成为全人类的挑战之一。
银杏提取物是银杏的干燥叶中提取纯化而成的一种淡黄色粉状物质,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保护肝脏、改善记忆、抗炎、抗过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由于其疗效显著、副作用低,现已成为欧美及世界各地治疗老年疾病的畅销产品。而我国拥有全世界70%的银杏资源,对于开发利用银杏提取物的各种制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银杏树是银杏科银杏属的唯一生存的老树种之一,其叶和果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有两大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和萜内酯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约有38种,总含量为22-27%,主要是由单黄酮、黄酮醇及其甙类和双黄酮及儿茶素类等构成。它们通常与糖苷结合,是极好的天然抗氧剂,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萜内酯类化合物主要有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其中银杏内酯占2.8-3.4%,白果内酯占2.6-3.2%,白果内酯可能是银杏内酯的代谢中间物。另外还含有少量的聚戊烯醇、多酚类、有机酸、生物碱、酮类、糖类等成分及多种微量元素。
据了解,我国是银杏的原产地,银杏资源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但是我国的提取技术相对落后,一直很难达到国际银杏提取物的标准,所以只能以出口银杏叶或其粗提品为主。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银杏提取浸膏(gbe),质量标准为德国schwabe公司于1991年专利所提出,要求黄酮含量高于24%,内酯含量高于6%,银杏酚酸类物质含量低于10ppm。国内生产的gbe在黄酮和内酯这两个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已达标准。
环糊精(cyclodextrin,简称cd)是直链淀粉在由芽孢杆菌产生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下生成的一系列环状低聚糖的总称,通常含有6-12个d-吡喃葡萄糖单元。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利用现代色谱分离理论,建立银杏提取物高效准确的定量和分析方法
银杏黄酮的分析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薄层扫描法、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超临界液体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更适宜于分离、分析高沸点、热稳定性差、有生理活性及相对分子量比较大的物质,因而广泛应用于核酸、肽类、内酯、稠环芳烃、高聚物、药物、人体代谢产物、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杀虫剂、除莠剂的分析等物质的分析。
4. 研究创新点
1.用不同的方法对银杏提取物环糊精包合物进行表征,研究包合率
2.用不同的环糊精对银杏提取物进行包合,研究它们的包合效果
3.用环糊精包合的方法增加银杏提取物的水溶性,在医学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