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传播失衡下的社会焦虑现象探究——以当代农民工为例开题报告

 2021-08-08 03:20:19  

全文总字数:62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压力的加大,社会焦虑在近年来已经成为了频繁出现的热点词汇,各类群体性事件频发,而在中国国内,在对社会焦虑这一问题的关注上,更多的研究是站在社会学或者心理学的角度,或从经济、历史等背景下进行探讨。本课题旨在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以农民工这一特定群体为例,探究在传媒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由于传播失衡而引发的社会焦虑,并提出疏导建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关于传播失衡:姚君喜认为,其表现形态主要体现在地域层面的传播倒流效应(backwasheffect)、社会群体层面的传播对立、媒介内部层面的结构失衡以及管理层面的市场力量和国家控制的深层矛盾等方面。

(2)关于农民工报道中的偏见、歧视和冷漠:许向东认为是传媒过多追求经济利益、语言报道欠规范化,新闻从业者缺乏人文关怀与职业道德等原因。

(3)关于农民工群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侯爱新认为,农民工群体处于弱势,使其传播权与传媒接近权不能较好地实现,作为受众、传播者的角色缺失,也不能较好地表达利益,因而越发边缘化。卫夙瑾认为,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公共舆论机构,没有为农民工这类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渠道及空间,使其话语权缺失,不得不以生命为代价采取极端方式来维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一、什么是社会焦虑,什么是传播失衡下的社会焦虑

二、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现状及媒介接触情况,其自我认知与媒体传播形象的偏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由于社会焦虑一次,在近些年来已经成为了高频热点词汇,几乎社会各类人群都有自己的焦虑,然而在针对社会焦虑进行的研究里,处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方向的居多,从传播学角度进行的农民工群体的针对性研究较少。因此,我希望能利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从农民工群体自身的媒介接触,针对该群体的传播报道,沟通渠道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看在传播失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农民工群体的自我认知及焦虑表现,并提出疏导的策略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