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友好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03:20:08
全文总字数:176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未来30年将会有更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需要提供更多的住房,住房建设总量将不断加大。不断增加的住房需求, 对城市结构、形态以及低碳城市的发展均有重大影响。但在现阶段,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只专注于从开发新建筑材料上来寻求绿色低碳,高新科技的材料虽然能达到节能的效果, 但是在生产这些材料的同时, 也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 作为建筑规划师, 应该把低碳回归到建筑规划设计本身。合理的居住区规划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而且往往不需要特殊的投资, 只需设计师具有良好的低碳规划理念、手法, 在建筑布局、建筑形态、建筑间距和朝向等方面进行优化, 就能在低碳方面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低碳原则下的生态友好型社区的建设既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低碳社区,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社区发展方式的方向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区的突破口,也是优化人居环境质量、提高社区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探索城市低碳社区规划目标及策略,对于节能减排、调整城市治理模式、提升城市吸引力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
从1992年签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年签署《京都议定书》,再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低碳经济逐渐步入历史舞台。就具体行动来讲,2003年英国政府首先将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写入政府颁布的《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欧盟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视其为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并制定了相应政策;日本制定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并将低碳社会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政府长远发展目标,承诺到2050年减排60%~80%,建立核证减排量交易市场;美国参议院于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积极推动国会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立法,先后通过了《限量及交易法案》和《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均授权美国政府可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中印等发展中国家也已制定有关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法律和计划。低碳化已成世界经济的大势。
《生态社区构建策略》中指出,低碳友好型居住社区不仅要在规划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筑上节能减排,而且最终是要创造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人居环境。良好的人居关系可以促进社区内部文化发展,减少因城市发展而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这需要创新的社区规划设计模式。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围绕如何规划低碳友好型居住社区展开,通过对国内外低碳社区建设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比较,继而针对国内低碳社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出部分相应的对策并进行了归纳。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区位的选择和场地的选址;
二、用地的规划和空间的布局;
4. 研究创新点
低碳社区提倡碳排放降到最低的建设理念和零能耗消耗原则。低碳社区建设的核心是零能源消耗系统。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零化石能源使用的目标,实现能源需求与废物处理基本循环利用的居住模式。
城市低碳社区强调以社区居民的行为为主导,以创造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人居环境为依托,以低碳科技创新为支撑,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