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灾后重建中的景观规划设计开题报告

 2021-08-08 03:20:07  

全文总字数:216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我国煤矿业发展迅猛,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煤矿废弃地,给矿业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困扰。

生态环境的恶劣、景观问题的产生,导致了矿区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影响了城市发展。

煤矿城市的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目的在于保障矿区居民的生存环境,传承城市的历史,发展矿业城市的特色,以建设具有特色的废弃地景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同类研究概况   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开始,西方各国先后走向了工业化,机器化大生产迅速代替了手工业生产,使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膨胀,致使资源开发过度。

资源的满足带来了环境破坏,西方各国在破坏自然的同时,较早地对已破坏的环境治理进行了研究。

   伯肯海德(birkenhead)公园是西方较早的对工业废弃地进行探索与研究的活动,它是由设计师帕斯通于1843年-1847年在利物浦一块废弃地上设计的,伯肯海德公园的改造对日后西方各国改造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本次规划基于煤矿的开发对环境破坏的景观修复与重建,拟以生态居住,文脉修复为景观设计原则,维护徐州沛县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

基本改善废弃地的环境问题,使废弃地的景观能够达到绿意盎然的效果。

在进行徐州沛县煤矿废弃地的景观重建时选择适应废弃地环境的抗污染树种为主,兼顾观赏性与经济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综合考虑了煤矿废弃地可持续景观设计的生态安全原则、持续利用与资源循环原则、自然原则、多样性原则、过程原则以及场所性原则。

通过以上原则使规划方案可以高效维护区域景观生态格局的健康与良好运行,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满足景观多样性的要求,反映多样性关系的产生和网络化、联系及区分,利用各种资源来提供给人以获得教育、锻炼和愉悦的机会。

煤矿废弃地景观在生态治理的前提下,提出了同时将煤矿文化与城市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景观设计理念是本规划的创新之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