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中国高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文化价值探讨开题报告

 2021-08-08 03:19:45  

全文总字数:473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关于城市化解释,主要是来自单一经济功能的角度。但是从文明与文化的视角看当今的城市化,就会发现,城市不仅是经济载体,也是文明与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五千年文明属于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的根不在城市,在乡村。因此决定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不应该是仅仅照搬西方的道路,而应是在接受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过程,完成对传统文化和农业文明社会改造。中国特色乡村城市化的核心在与建立一个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共生共存的城镇化。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生命经济条件下,乡村价值主要体现在:治理、保护、开发耕地,确保耕地无污染,使农业形成自我发展和永续发展的能力;承担粮食、蔬菜、水果及其他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大责任;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城市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成为生态资源、可再生资源的源头、主体和主战场;承担全国人民共有的休闲旅游疗养基地、自然与生命系统体验基地、传统文化体验的精神家园的责任。

乡村新兴产业亟待开发。比如乡村旅游产业。当前,随着现代城市病的加剧,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回归乡土的趋势日益强烈,乡村可以顺应这一消费心理,依托自身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以借鉴意大利的绿色假期、法国的农庄旅游、美国的农业旅游、澳大利亚的牧场旅游、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公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比如传统手工业,可以充分挖掘乡村流传下来的编织、剪纸等传统工艺,加以改造,在浓郁乡村文化的底色中,融入现代理念,从而形成独特的乡村手工业。还比如太阳能、风能、秸秆、沼气等新兴能源,也蕴含着巨大市场,如能形成产业,潜力无限。乡村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更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巨大产业,其开发利用远远没有满足自身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乡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就业容量的增大是十分可观的,美国农民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三,而为农业服务的人口却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七以上。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文旨在通过城市和乡村起源的研究以及乡村文化价值实例的研究,正确把握高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的文化价值,不断深化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认识,为适度合理的乡村城市化提供理论依据,增强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融合与共生。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从文化价值角度对高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的进行研究,在对乡村文化价值研究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改造,保留现存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而不是一味地以城市代替乡村,使乡村文明走向终结。本文不仅从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方面入手研究乡村文化价值,还从地震灾后乡村重建角度,对重塑乡村文化价值进行探讨。研究灾后乡村重建中如何实现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和谐共存。

本文以安徽省无为县二坝镇乡村布点规划为例,探讨保护乡村文化价值的措施。该村庄布点规划是笔者在规划院实习时实际参与的真实项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