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法探讨开题报告
2021-08-08 03:19:43
全文总字数:3123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人类的居住形式伴随着城市的产生、发展而进行着不断的演变。居住区成为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城市这一具有自我更新修复的系统中一个典型的微观子系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住宅建设迅猛发展,住宅本身的建筑形态和国民的生活行为与质量相互影响,变化巨大。居住建筑形态也在和城市格局形态相互作用,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处于不断嬗变中。现阶段的居住区住宅建筑日益规模化、形象化,但超速成长的住区也在繁荣的表象下暴露出消极的发展弊病:现阶段多数住区人际关系冷漠,居民归属感薄弱;城市道路被住区阻断、道路网密度极低等等。本文选取城市内部的典型住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分析和案例比对试图探索出住区合理的规划模式,从而为解决城市内部因住区产生的城市形态、道路交通、功能组织、社区发展的许多方面的问题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所有城市规划者、建设者以及城市居民的关注与讨论。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奥特福姆集合住宅(RueDesHautes-Formes,1976)是鲍赞巴克运用开放街区规划理念的第一个设计实践,是他将多年的集合住宅调查研究付诸实践的成果。他运用了将设计分散于几栋建筑物和个别空间的分割化设计手法,这与他提倡的建筑单体的独立性、多样性的设计理念相统一。7栋又细又高的建筑围合出完整而富于变化的空间,有明显的街坊入口,也有内部道路和休息场地。特别是他坚持收购了路端以东的一小块土地,从而将原来的公用空间更有机地与都市空间相结合。广州祈福新在居住部分都注意保持组团适度围合的布局特点,讲求空间的流动和联系。在靠近干线的一侧,都划分出相对独立的地块,安排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居住区向城市的过度。此外,深圳万科四季花城、重庆五大黄社区都是开放街区规划思想的大胆尝试。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居住区规划的主体对象研究:居住区的概念及相关类型;
2、居住区规划的理论综述:(1)近代城市规划关于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2)现代城市规划关于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3)国内自建国以来居住区规划的发展历程;(4)国外现代居住区规划典型案例。
4. 研究创新点
1、将国内外居住区规划的理论研究成果作详细的梳理和归纳;
2、不仅从居住区规划的微观角度出发进行居住区设计,还从城市规划的层面进行分析研究;
3、国内居住区规模多为小尺度,想在借鉴国外大尺度设计的基础上做大胆的尝试和理论探究;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