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不同加工方法对荻草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开题报告

 2021-08-08 03:19:34  

全文总字数:361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木塑复合材料可大大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降低因废弃资源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世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2.是木材和石油资源的替代品,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3.荻草是多年生草本水陆两生植物,是一种多用途草,可以用于环境保护、纸浆造纸、生物质能源、替代木材和塑料制品、纺织和药用。因此,荻草是开发价值很高的重要植物资源,在我国早已广泛栽植利用。荻草中纤维素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从最早将植物纤维制成粉末状作为填充物加入到塑料中开始,人类利用植物纤维与树脂进行共混改性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木塑复合材料的探索开始于1907年,并于19世纪90年代在美国和加拿大兴起,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20世纪初leohbend博士首次尝试将木粉与酚醛树脂进行共混实验,制备出一种木塑复合材料,并将所制备的木塑板作为建筑材料应用到实际生活。当木粉含量逐渐增大的时候,木塑复合材料显示出比较差的性能,其主要原因是木质纤维和塑料之间的相容性不好。因此后续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放在了改善木塑复合材料中木质纤维和塑料的相容性。20世纪60年代,mayer首次在木塑复合材料加工成型中使用偶联剂。从1980年开始,为木塑复合材料寻找合适的偶联剂成为研究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十年间,科研工作者研发了不少适合木塑复合材料加的偶联剂,其中有马来酸、异氰酸酯、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聚亚甲基聚苯基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酐硅酸盐类等。而同时pp、pe、pvc、ps等热塑性塑料作为基体,也成为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的对象。

国内外学者对木塑复合材料作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木粉的改性、以及塑料与木粉的界面改性上。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实现:(1)塑料基体改性,(2)增强体改性,(3)偶联剂的使用。其中,塑料基体的改性主要是对木质纤维中的极性基团进行酰化、酯化、醚化和接枝共聚等处理,产生非极性基团,降低界面间的相斥性,从而提高与塑料基体的相容性。增强体木质纤维的改性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简单方便,不需外加化学助剂,而是借助热、超声波、辐射或机械手段来实现改性。在化学处理中,尤以碱处理最为简单广泛,并且多数是采用低浓度的naoh为处理剂。偶联剂包括硅烷偶联剂、马来酸酐接枝物等。通过接枝改性来改善界面的相容性的方法,如采用乙烯基类单体进行纤维的接枝共聚改性的方法,在研究中是相当活跃的。

木塑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条件随着设备结构、主辅材料质量、材料配比不同而不同。在成型过程中,塑料基体在受热、剪切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老化而引起材料降解,致使复合材料呈脆性,强度下降,而木质纤维填料在成型过程中也易产生烧焦和团聚现象,从而使材料失去使用价值。因此,木塑复合材料成型的工艺条件是工艺技术的关键。目前,木塑复合生产工艺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两步法即先进行共混造粒,再进行成型。这种方法涉及的设备多、工艺复杂、加工制品成本也比较高。一步法挤出成型技术,即直接用挤出机进行木塑复合材料的混合与成型,因省掉造粒工序,从而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木塑成型加工方法现阶段有三种方法:挤出成型、注塑成型和模压成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荻草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使用挤出-注塑的加工成型方法,使用8%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荻草木塑复合材料制备样条;使用混炼-模压的方法制备相同成分的样条,比较二者之间性能的差异。

4. 研究创新点

1.荻草是开发价值很高的重要植物资源,在我国早已广泛栽植利用。使用荻草作为增强纤维,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2.比较挤出-注塑,混炼-模压不同加工成型方法对荻草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