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南京市居住空间分异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 2021-08-08 03:19:14  

全文总字数:51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居住空间分异是一种不同类别人群集聚与分隔的现象,表面看起来是一种地理分隔现象实质表现出的是一种社会分隔。

这是源于收入分异与社会分异的日益扩大化,这种扩大化带来了城市阶层的分化,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南京作为一个快速城市化的城市,在城市发展中这种分异现象日益明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西方国家对城市空间分异的研究起步较早,理论成果相对完善,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上主要有古典生态学派,以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三大模型,即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和哈里斯,乌曼的多核心模式为代表。社会文化学派在继承生态学派的基础上将文化因素考虑进城市空间构成之中。以及现代学者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对城市极化的研究。

国内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涉及到学科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地理学、经济学、城市规划等学科。大体上可以分为居住空间分异机制与动力、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程度、关于中国城市居住分异对策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并在理论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针对居住分异具体的某个方案设计的研究还比较少,值得继续深入探讨。在实践领域,目前主要都采取了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保障房建设,合理控制房地产等有效手段。如上海提出了优先发展金融业打造强势第三产业的目标并且加快保障房建设;北京市面对大量人口流入以及特殊背景下提出了空间重构的理论。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前言

(2)分析南京近代以来各个阶段城市空间结构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大量调查研究:本文以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为对象,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总结影响的主要因素以及发展规律,解决南京日益严重的居住空间分异的难题,更体现社会公众公平。

科学性分析: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