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杨树转抗虫基因的研究开题报告

 2021-08-08 03:18:36  

全文总字数:169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杨树是温带地区主要造林树种, 由于其生长速度快, 已成为许多国家弥补森林资源的缺乏, 解决木材需要的主要树种, 是商业速生林的标准材料。常用来作低洼地的人造林。其主要特点是生根力强, 造林成活率高, 耐寒, 耐盐碱。杨树多为人工纯林, 病虫危害十分严重。食叶害虫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木材产值的0.5%。近年来虫害严重, 杨树林生产常遭受严重损失。传统的喷洒化学农药和微生物制剂防治害虫的方法副作用大, 花费高, 由于抗源缺乏, 传统育种选择手段提高树木抗性工作十分困难, 杨树的遗传工作为创造抗虫的新资源及其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为杨树品种的改造开辟了新途径,把某些抗性或其他优良性状基因导入原来不具备这些性状的植株体内,可以在较短时间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Bt基因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抗虫基因, 目前已有许多转Bt 基因植物问世, 有的已进入大田试验和商品化生产阶段。因此,杨树转抗虫基因的研究,为杨树基因功能分析提供实验基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几年, 基因工程发展很快, 通过基因工程已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转基因植物, 如抗虫转基因农作物的棉花、水稻、马铃薯、玉米、小麦、烟草等。转苏云金芽孢杆菌毒蛋白基因棉花、烟草通过了棉铃虫和烟青虫等室内生物毒力测定和大田试验, 获得了抗虫效果比较好的转基因植物并在大田推广应用。

在林木上,杨树、欧洲落叶松、白云杉、核桃等也已获得转Bt 毒蛋白基因植株。杨树多为人工纯林, 病虫危害十分严重。自1986 年Minocha等获得第一个杨树转基因植株以来, 杨树转基因工程发展迅速,10 多年来已有近20 个杨属树种或杂交种获得了转基因植株。Bt-toxin基因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抗虫基因, 目前已有许多转Bt 基因植物问世, 有的已进入大田试验和商品化生产阶段。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实验室采用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地将经过修饰的Bt Cry A 基因导入杨树NL-80106, 获得了抗虫转基因植株并进入大田移植阶段。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 转bt抗虫基因南林895杨的遗传转化;

2 转bt抗虫基因南林895杨的分子检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转基因植株的利用应从提供木材产量、保护环境和防治虫害出发, 转基因杨树的叶子含有毒蛋白, 对害虫具有毒杀作用, 可将转基因植株与其它树种搭配种植, 保护其它树种免遭害虫的严重危害。杨树转抗虫基因的研究,为杨树基因功能分析提供实验基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