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cannot be Redeemed by Touch -- A Study of Symbolizations of “Hs” in Winesburg, Ohio、开题报告
2021-08-08 03:18:23
全文总字数:131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写作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在于:安德森通过对手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特征,并用手发出的动作触摸表征沟通。
本文意在探析作者是如何通过手来表达触摸不可救赎的观点的。
《小镇畸人》中的这些畸人们,在他们畸形的外表之下有着一颗颗满载渴望的心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小镇畸人》于1919年出版,是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由25个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短篇小说组成, 以年轻记者乔治威拉德贯穿全书。作品塑造了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小城里的一系列平凡而真实的畸人形象。他们在孤独、异化、追寻、欲望中痛苦的求索,渴望与外界沟通,渴望宣泄内心压抑多时的情感,但都不得所愿。凭借这部小说舍伍德安德森在1920年获得美国著名文学杂志《日咎》的年度文学大奖第一名。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他的代表作《小镇畸人》,评论和研究者从创作手法、主题和人物等角度出发,发表了许多较有价值的文章。
姜苓从精神顿悟方面来分析《小镇畸人》。她认为安德森特别注重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情感。他善于捕捉人物历经长期心理压抑后在某一瞬间爆发出的真情实感。并巧妙的通过这一瞬间来揭示人物的性格以及潜伏在他们内心深处鲜为人知的秘密。在《小镇畸人》中,通过小镇人物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安德森把他们的孤独、渴望、痛苦及他们内心深处的躁动揭示出来。在小镇人物的瞬间顿悟中领略幸福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尹倩和许庆红在分析《小镇畸人》时,从其中人物疾病的隐喻出发。探析了文中的疾病意象。认为疾病是母亲情感状态在外部的表现,即把附着于母亲身上的疾病抽离出来, 使其成为与之对立的别的人。文中的不明疾病表征了爱, 也表征了爱的异化。 认为安德森在《小城畸人》中使用隐喻性的疾病或是畸人作为文本线索。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小镇畸人》塑造了一系列平凡而真实的畸人形象。他们在孤独、异化、追寻、欲望中痛苦的求索,渴望同过与外界沟通来宣泄内心压抑多时的情感,但都不得所愿。本文通过对《小镇畸人》中的手的象征的分析,论证舍伍德安德森的触摸不可救赎的观点。
计划: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在于从舍伍德安德森代表作《小镇畸人》中一个特殊描写对象的象征手的象征的角度入手,来分析作者触摸不可救赎的观点。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